在明朝有记录的华夏历史中,从周朝开始,直到明朝,这中间,在华夏这片土地之上,不知诞生过多少朝代。
文化和文明传承一代代的传下,到了大明帝国时期,是当时这个星球文化最繁荣的帝国之一。
做为文化和文明的载体,书籍出版在大明帝国之内是一件很平常之事。
文渊阁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家藏书楼,自然也收藏有大量书籍,有些甚至还是绝版书。
可现在出现在众人眼中的,却是一副柜倒屋塌之景象。
所有装书的书柜全都被掀翻在地,内中储藏的书籍也倒了大霉。
这一本,内里好几页都有血印,污染了大片的字迹。看其印痕,是擦试兵器所形成。封面上写的是道德真经第二册。
道德真经也挡不住无德之异族。
在其边上有一本,被甩在地上,上面被踩了一个脚印,还是一个带有污水水渍的脚印,污水渗透了至少三页。这是宋朝内苑第五册。
靠墙有一本,被人用枪在中心位置戳了一个洞,还一把撕掉了顺着枪口戳出来的内页,造成前三十页正中心都少了一部分。看其书名,是历代将书第一册。
有本书被人用刀横着一劈两半,找遍了整个文渊阁,也没找到另一半。剩下的一半封面上写着续易两字。看来这本被一劈为二的医术为续易简方。
续易简方只此一本,京师皇家图书馆、医疗部和太医院费了好大的精力才重写续易简方。
尿桶中泡着三本,发黄腥臊的尿液从封面开始一张一张的漫湿内页。
这不是清水,清水捞出来后晒干就行,这是有腐蚀性的尿液,又整个泡在了尿桶之中。
当几天后,把文献通考第八十二册、太平御览第九册和读书志第八册从尿桶中捞出并晒干后,发现其内大部分字迹都被腐蚀的模糊不清。
一堆吃剩的、不知是什么动物的骨头旁边,丢着一本书。整本书上不但滴满了油渍,内里三十七到五十九页也被人撕去。
金刚经就这么被人撕了。
冬天,天冷,在文渊阁内的清军晚上点起了火,一来取暖,二来也能烤制食物。
三个已灭的火堆旁,至少有四本书被撕碎,用来引火。
这四本书内页被撕的一塌糊涂,就连封面和封底都只存留下了不到五分之一。
经过详细查看,确认这四本书为宜兴志、泾川志第四册、吴郡志第十二册和秋浦志第一册。
这四本都是地方志,烧了就等于毁了宜兴、泾川、吴郡和秋浦的全部或一段历史。
右边墙上有大片因着火而烧出的黑痕。
据调查,起火原因是地面摔满了藏书,满清士兵在烤火时火星飞出,点燃了右边墙角地面上的藏书。
幸亏在这儿宿营的满清士兵救的快(这种皇家藏书地都会布置有灭火设施),不然,整个文渊阁都会被大火吞没。
虽说如此,被摔在右边四分之一处的地下藏书,不是被烧成了灰烬,就是被灭火用水完全打湿,要不就是被来回跑动的满清士兵踩的全是黑乎乎的脚印。
还有这儿,还有那儿。
仅仅靠推算,就预估,至少有一千五百本到一千九百本文渊阁藏书完全毁在了满清的手里、毁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也有一千多本。
至于内页缺少的藏书那就无法估算。
关上文渊阁专藏典籍的东边阁房大门,站在门外的欧阳健气的一句话都不想说。
满清想入关,白日做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