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率领一个屯七百六十六人名白马义的每人装备三眼铳一把、长弓一副、弓箭三十支、长枪一根和柳叶刀一把。
七名风雷堂情报员备人装备三眼铳一把和雁翎刀一把。
现在,这七百七十四人没有开枪也没有射箭,而是用骑兵的冲击力闯入敌群之中,刀劈枪戳。
骑兵的战法是冲击,绝不能陷入敌方重围。一旦被敌方重重围困,失去了速度和冲击力,威力将大打折扣。
不管是三角钉、拌马索和陷坑这些反骑兵设施,还是轻步兵枪阵和重步兵军阵这些反骑兵阵法,其目标只有一个:使用各种手段让骑兵失速停下。
只要敌方骑兵不能进行冲击,步兵就能歼灭骑兵。
赵云做为三国时代著名的骑兵将领,自然也深知这一点。
因此,以他为矛头形成的骑兵锋矢冲击阵型,在冲入明军大营大杀一翻后,没有任何停留,又从东南方向冲出,冲入了私兵大营。
不能停,一停就会被包围。
八十名白马义从把长枪放在马鞍挂勾之上,又从褡裢中取出了那种最原始的手投爆炸物。
霹雳弹,这是欧阳健对这种武器的命名。
系统物品格中偶然看到的一种武器,一百兑换分一枚。
欧阳健兑换了一千枚,留下一百枚仿制,剩下的全都分配给了白马义从。
两个时辰之前,火烧辎重营之后,赵云重新分配,把用剩下的霹雳弹分给了八十名白马义从。
西方国家掷弹兵,诞生于17世纪中晚期,而现在是1639年,比西方国家提前了二十三年,华夏就诞生了掷弹兵。
歼灭五万明军和一万八千名私兵之后,根据战场上的实际应用情况,欧阳健正式设置了掷弹兵这一兵种。
在几年后和明清的决战中,掷弹中大放异彩,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炸的八旗兵横尸四野。
……
点火,点火!
霹雳弹能纵火,自然也能炸人。
在明朝前中期,也有过类似于霹雳弹的武器,可是到了现在,连火铳都造不好,至于霹雳弹制造技术,早已失传多年,自然也不可能见过。
明军和私兵没有一个人见过这种武器,被炸的狼奔豕突。
冲!
在明军营地和私兵营地内各杀了一通后,赵云带着白马义从和情报员消失不见。
明军和私兵没有配备骑兵的劣势在此显示。
没有骑兵,只能眼看着对方乱杀一通后高速离去,连追击的手段都没有。
用步兵追骑兵?
开什么玩笑,是嫌死的不够快不成?
用步兵追骑兵,先别说速度上能不能追上的问题,就是废了半条命追了上去,又能如何?
以逸待劳的骑兵可以从任何方向上突然杀出,杀步兵一个措手不及。
追击的人少了,好,刚好吃掉。
追击的人多了,你留在原处的兵力就少,骑兵可以第二次杀回来,来上一个调虎离山。
行动如风、来去自如、趁其不备、攻其不意!
这就是骑兵的作用,也是在自动步枪和机枪出现之前,骑兵是战场王者的原因。
郑崇俭、孙传庭和曹变蛟三人不是不知道骑兵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可是他们三人没有办法。
明朝现存的骑兵全都被崇祯布置在关宁锦防线之上,挡住清国八旗。
郑崇俭三次上书请求从关外调来骑兵,哪怕只有两三千人也好,全被崇祯驳回,只好做罢。
自己训练,别说军马来源、骑兵选拔、训练场地这些实际问题,就是时间上也来不急。
五个月就想把老百姓训练成能上战场的骑兵,就算杀了郑崇俭、孙传庭和曹变蛟三人,也绝不可能。
冷兵器时代,培训难度,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弓骑手、弓箭手、轻重骑兵、重步兵和轻步兵。
一个合格的骑兵,光训练就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五个月培养出来的上战场只能是送菜。
满清想入关,白日做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