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王潇二年,庆昭忠王的国丧已然落幕。在这片土地上,庆国正于何潇的治理下愈发繁荣昌盛。佑平宫内,何潇传召钱枫与李澈前来觐见。两人迈步踏入大殿,齐声拜道:“拜见大王。”
何潇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开来:“如今先王的国丧之期已满,我大庆日益强盛。寡人有意登基称帝,不知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钱枫拱手作揖,语气坚定地说道:“大王,昭忠王曾灭周国,本就应登基称帝。如今大王继承昭忠王之王位,称帝乃是理所当然之事。”
李澈亦附和道:“如今中原一统,大王登基称帝,实乃众望所归、民心所向,更将为日后的北伐鼓舞士气。”
何潇闻言,微微点头:“丞相,你去通知各部准备一下寡人的登基大典。”李澈领命退下后,何潇望向钱枫,问道:“钱枫,你可知寡人为何将你单独留下?”
钱枫拱手答道:“臣愚钝,尚且不明。”
何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缓缓说道:“你既已担任尚书令,兵部尚书一职至今仍空悬。寡人虽提升了你的职位,但需要你举荐一人接替你原先的位置。”
钱枫顿了顿,随即行礼说道:“臣感激大王赏识,确实有一人可举荐。”
“哦?是谁?”何潇挑眉问道。
“林沐辰。”钱枫直视着何潇,笃定地回答。
“林沐辰?”何潇轻轻一笑,“寡人的义弟?”
钱枫点了点头:“正是。”
何潇的表情略显迟疑:“林沐辰不过是一介医者,其政治才能,寡人心存疑虑。”
钱枫立即解释道:“大王,臣之意,不在举荐谁,而在于举荐大王信任之人。若此人深得大王信赖,则无论能力高低,都能成为大王手中的利剑。”
这话令何潇神色微动:“钱尚书此言何意?”
钱枫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句说道:“臣的意思,大王其实心知肚明,只是您不愿说出口——甚至,连眼前的现实也不愿面对。”
听罢此言,何潇的脸色陡然冷了下来,一丝不悦掠过眉梢。“寡人自即位以来,一遍又一遍清洗朝廷中的蛀虫,推行改革、实施新政。你倒说说,还有什么现实是寡人不敢面对的?”
钱枫毫不退缩,声音低沉却锋利:“权力之争,是大王始终无法直面的问题。”
何潇笑了笑:“寡人同谁争权?”
“丞相、刘太后、王氏宗亲。”钱枫脱口而出,无半点犹豫。
何潇的眼底闪过一抹惊异:“你是从何处看出这些端倪的?”
钱枫长叹一声,开始细述:“刘太后作为先王之妻,表面上与大庆心意相通。但她出身赵国贵族刘氏,乃当年为联姻送来之女。庆赵世代交好,多因长期联姻所致。自庆宣殇王起,历代君主皆娶刘氏女子为妻,这使得刘氏一族在我大庆朝堂根深蒂固。例如晋西君刘征、川南君刘葛等侯爵,皆因家族势力隐匿其中。至于王氏宗亲,原本被司徒大人压制,不敢妄动,可现在先王与司徒大人相继离世,他们蠢蠢欲动。比如王鑫便是典型案例之一。现任宗室之首乌康侯王卿,表面看似顺服,实则暗藏祸心。”
他稍作停顿,语气愈加深沉:“至于丞相……他为大庆两朝老臣,备受先王器重,先王甚至赐予其监国之位,但正因其屡受信任,野心也悄然滋生。如今,丞相府中聚集众多门客,家丁披甲执锐,朝中半数以上的大臣皆由他一手扶持。大王并非不知,却始终未加阻止。再者,大王还记得王鑫之乱吗?”
何潇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自然记得。”
“那么大王有没有想过,”钱枫继续追问,“王鑫被抓入狱时是由丞相亲审,为何次日便被无罪释放?这难道不可疑吗?”
这一席话如同寒刃刺入人心。尽管如此,何潇依旧冷静地回应:“寡人清楚此事。丞相虽有野心,但毕竟忠于大庆,不可轻动。”
钱枫再次跪地叩首,急切说道:“大王若要顺利北伐,臣以为需做好两件事。”
“哪两件?”何潇沉声问。
昆仑弦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