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记忆
超小超大

灯影与长歌

腊八的清晨,布庄的灯笼就挂了起来。苏晚给灯笼换了新的红纱,纱面上用金线绣了串小小的灯盏,从檐下一直排到巷口,风一吹,灯影在青石板上晃成条流动的河。

“今年要办‘灯影故事会’,”陈砚正帮念念扎纸灯,竹骨在他手里弯出圆润的弧度,“让老手艺人坐在灯笼下讲故事,我们把故事画成灯片,再用影子投在墙上,让听的人一边看影,一边跟着绣故事里的物件。”他举起扎好的灯架,阳光透过竹骨的缝隙落在地上,像片细碎的网格。

进阶班的年轻人带着投影设备来了。他们做了组可旋转的灯片,每片都画着老手艺的场景:苏晚的布庄里晾着绣线,修鞋匠的摊子旁堆着旧鞋,剃头铺的铜盆里盛着月光。“灯片边缘留了空白,”年轻人指着片未完成的灯影,“让听故事的人用荧光笔添画,影子投在墙上时,新画的部分会发光,像给老故事镶了圈亮边。”

苏晚取来荧光丝线,在灯片的空白处绣了只萤火虫。针脚极细,不亮灯时几乎看不见,通电后却透出幽幽的绿光,恰好停在灯影里绣绷的角落。“故事里总得有点藏着的暖,”她穿针时说,“就像冬夜里的萤火虫,看着小,却能照亮半条巷。”

陈砚在灯片的背面画了串小脚印,从故事开始的地方一直走到结尾。有的脚印深,踩着沉甸甸的岁月;有的浅,像孩子追着灯影跑的轻快;最末个脚印旁,画了只衔着灯芯的蛾子,翅膀上的纹路和苏晚当年绣在笔袋上的针脚重合。

“影子会走,”他给脚印描墨时说,“但脚印能把故事的根留住,就像回春巷的石板路,走的人再多,也磨不掉最初的纹路。”

小年那天,布庄的院子里挤满了人。灯笼挂得密密麻麻,把青砖地照得通红。补伞的老师傅讲油纸伞的故事,灯片上就投出伞骨撑开的影子,苏晚的学生们跟着影子绣伞面,用蓝线绣出雨丝的痕迹;扎风筝的老师傅说年轻时放的龙风筝,灯片上的龙影便蜿蜒起来,陈砚在空白处添了朵云,让龙影在云里钻来钻去。

念念举着自己扎的纸灯穿梭在人群里,灯面上画着三个手拉手的人影,被灯笼的光映在墙上,忽大忽小。“这是我们的影子在跳舞,”她仰着脸对围观的人说,“等我长得比灯笼还高,就把影子绣在布庄的墙头上。”

有位白发老先生颤巍巍地走上前,在灯片的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布庄,屋檐下的风铃被他画成了音符的形状。“六十多年前,”他指着画里的布庄,“我就在这儿扯过块红布,给媳妇做嫁衣,那时候的灯笼,也这么亮。”

苏晚赶紧取来金线,沿着老先生的笔迹绣了圈屋檐,针脚松松的,像怕碰散了回忆。“这就把您的故事缝在灯影里,”她说,“以后每年点灯,它都出来亮一亮。”

除夕夜,灯笼亮到了天明。陈砚把新画的灯片装上去,是幅未完成的回春巷雪景,空白处写着:“留给明年的新故事”;苏晚则在灯影的角落绣了串小小的福字,有歪的,有斜的,都是孩子们刚才用荧光笔写的样子。

远处的烟花炸开时,灯笼的影子和烟花的光混在一起,把布庄的墙染成了彩色。念念趴在陈砚肩头数灯影里的萤火虫,忽然指着其中一只说:“这只飞得最慢,肯定是在等别的萤火虫一起回家。”

苏晚笑着帮她拢了拢围巾,指尖触到灯笼的红纱,温温的,像裹着团小小的火焰。陈砚往她手里塞了杯热米酒,酒香混着灯笼的蜡油味,倒像把整年的暖都酿在了一起。

而那些挂在檐下的灯笼,还在轻轻摇晃,把灯影里的针脚、墨痕、还有没讲完的故事,都晃成了首没尽头的长歌。

锦绣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光与夜之恋:摆烂打工人又做梦了 连载中
光与夜之恋:摆烂打工人又做梦了
吕枝不枝
我的小姨被烧伤了,给她看病的主治医生长得忒帅,而且还没有女朋友,见色起意的我也是凭着比城墙厚的脸皮成功要到了微信……
0.4万字6个月前
苏三:如果爱 连载中
苏三:如果爱
梦里见妳
温知俞v苏三(蒋子麟)“她说蒋子麟我一直都在”“他说除了你我什么都可以不要”
0.5万字6个月前
走投无路 连载中
走投无路
玻璃渣_
......“是不是我死了都没有人在乎我...嗯...好吧,其实也挺好的哈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0.5万字6个月前
蔓延的爱意 连载中
蔓延的爱意
135***837_1123447189
简介正在更新
0.2万字5个月前
听潮阁:与你们相伴一生 连载中
听潮阁:与你们相伴一生
凛禾
一个带着小孩的乖乖女,一不小心闯入了听潮阁,成为了团宠
2.2万字2周前
梦醒十夜 连载中
梦醒十夜
灌饼小丝
“嘘,别说话,它醒了”
1.1万字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