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在诗会上得奖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了青牛村。乡亲们见了赵茹,无不夸赞她教子有方,连王秀才都特意来铺子里道贺,说李大勇是青牛村飞出去的金凤凰。
赵茹听着这些话,心里虽甜,却没忘形。她知道,日子还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过,不能因为一点成绩就飘飘然。
这日,赵茹正在铺子里赶工,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她探头出去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约莫七八岁的样子,正被几个半大的孩子围着推搡,手里的半筐野菜撒了一地。
“你这野丫头,又来偷挖我们家地里的菜!”一个胖小子叉着腰喊道,伸手就要去抢小姑娘手里的篮子。
“我没有!这是在河边挖的!”小姑娘急得满脸通红,死死护着篮子,眼里含着泪,却倔强地不肯掉下来。
赵茹看着这一幕,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她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时,孩子们也是这样怯生生的,总怕被人欺负。
“住手!”她快步走出去,把小姑娘护在身后,冷冷地看着那几个孩子,“你们这么多人欺负一个小姑娘,不害臊吗?”
那几个孩子见是“茹艺坊”的掌柜,平时都见过她给自家大人做活计,顿时没了底气,嘟囔了几句,灰溜溜地跑了。
赵茹转过身,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她头发枯黄,脸上沾着泥污,身上的衣裳又薄又破,冻得瑟瑟发抖,只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赵茹柔声问。
小姑娘怯生生地看了她一眼,小声说:“我叫阿莲,爹娘……都不在了,我跟奶奶住,奶奶病了,我出来挖点野菜给她煮粥。”
原来是个孤儿。赵茹心里更软了,拉着她的手说:“你篮子里的菜都撒了,我铺子里有刚买的米和菜,你拿去给奶奶煮粥吧。”
阿莲眼睛一亮,又连忙摇头:“不行,我不能白要你的东西。”
“拿着吧,”赵茹不由分说,转身回铺子拿了一小袋米和一把青菜,塞进她手里,“等你奶奶病好了,要是有空,就来我铺子里帮着扫扫地、递递东西,我给你工钱,就当是你自己挣的,好不好?”
阿莲看着她,眼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重重地点了点头:“谢谢……谢谢婶子!”
看着阿莲抱着米和菜跑远的背影,赵茹心里叹了口气。这世上,苦命的孩子太多了。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阿莲就来了。她换了身干净些的衣裳,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手里还捧着一小把刚摘的野菊花。
“婶子,我奶奶好多了,让我来给你干活。”她把野菊花递过来,小脸上满是认真。
赵茹笑着接过花,插在桌上的空瓶里:“好啊,那你就先帮着二丫擦擦货架吧,动作轻点,别碰掉了东西。”
“嗯!”阿莲用力点头,拿起抹布,小心翼翼地擦起货架来,动作虽生涩,却很认真。
李寡妇和另一个帮工见了,都笑着说:“这孩子看着就机灵,跟你家二丫一样招人疼。”
赵茹也觉得阿莲这孩子不错,手脚麻利,又懂事,不像同龄孩子那样娇气。中午吃饭时,特意多给她盛了些饭菜,还让她带些回去给奶奶。
阿莲在铺子里帮了几天忙,赵茹见她实在可怜,又想起自己刚来时的窘迫,心里动了个念头。
这天晚上,她等孩子们睡下后,跟李大勇说了想收养阿莲的事。
种田科举两不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