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动原来的牡丹轮廓,只在花瓣边缘加了几针细密的锁边,让花瓣看起来更立体;又在花蕊处用金线点缀了几下,瞬间提亮了整个画面;最后在帕子角落加了几片小小的绿叶,让构图更和谐。
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原本普通的绣帕就变得精致了不少,牡丹仿佛活了过来,娇艳欲滴。
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发出了惊叹声。
“这手艺,绝了!”
“比刚才好看多了!”
“这才值五十文呢!”
那妇人也看呆了,接过绣帕翻来覆去地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错不错,确实比刚才好多了。行,五十文,这帕子我要了!”
她掏出五十文钱,递给那姑娘。姑娘接过钱,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赵茹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大姐!多谢大姐!”
赵茹摆了摆手:“举手之劳。”
那妇人看着赵茹,眼神变了,带着几分打量和欣赏:“你这手艺不错啊,在哪里做活?我家里正好有几件衣裳要绣点花样,你能做吗?”
这正是赵茹想要的!她连忙点头:“能做。夫人要是信得过我,留下地址,我改日上门取活。”
妇人爽快地报了地址,原来是镇上张员外家的夫人。她又留下了一块料子,让赵茹先绣个简单的花样看看,若是满意,再把其他活计交给她。
“绣好了送到张府就行,找刘妈,说是她介绍的。”张夫人交代完,拿着绣帕满意地走了。
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赵茹会不会做这个、会不会绣那个。赵茹一一应下,又记下了几个人的需求和地址,才在众人的赞叹声中离开了。
她心里乐开了花,这趟镇上没白来,不仅赚到了口碑,还接了张员外家的活计,这可比在村里做活赚钱多了!
回到家时,孩子们看到她手里的葱油饼,眼睛都直了。
“娘,这是给我们买的吗?”二柱咽了咽口水。
“嗯,快吃吧。”赵茹把葱油饼分给他们,每个孩子都分到了一小块,自己则啃着剩下的红薯。
李大勇咬了一口葱油饼,含糊地说:“娘,你今天是不是遇到好事了?看你好像很高兴。”
赵茹笑着把今天在镇上的事说了一遍,最后道:“以后娘不仅能接村里的活,还能接镇上的活了,咱们很快就能吃饱饭,还能给你们做新衣裳。”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二丫举着小手说:“娘,我也要学绣花,帮娘赚钱!”
“我也要学!”三丫也跟着说。
赵茹笑着点头:“好啊,等娘有空了,就教你们。”
下午,她把王秀才家的长衫裁好,又拿出张员外家的料子,开始琢磨绣什么花样。张夫人没说具体要求,只说要雅致些的,她想了想,决定绣一幅“兰草图”——兰草清雅,符合“雅致”二字,绣起来也不算太费功夫。
她先在布上用炭笔轻轻勾勒出兰草的轮廓,然后拿出从村里杂货铺买的青线和白线,仔细地绣了起来。她的绣法和村里常见的平针绣不同,而是用了前世学过的“乱针绣”,针脚看似杂乱,实则错落有致,绣出来的兰草立体感十足,叶片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见。
李大勇在一旁看着,越看越惊讶:“娘,你这绣的兰草,好像真的一样!”
赵茹笑了笑,手上的动作没停。她知道,这是她在这个世界立足的依仗,必须做到最好。
夕阳西下时,兰草图的轮廓已经出来了,翠绿的叶片在月白色的布料上舒展,清雅动人。
种田科举两不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