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游宫的晨雾裹着玉露,十个襁褓中的婴孩正吐着泡泡,周身流转的灵气搅得殿内祥云都跟着打旋。
先前按亲族姓氏起的名字被灵汐揉了纸团丢开,这次她换了个思路,指尖划过孩子们眉心时,便有新名随着灵光落定。
那个承了太清仙气的男娃,正抓着老子的拂尘穗子晃悠,灵汐指尖点他鼻尖:“叫‘清砚’吧,清如玄水,砚藏大道,不沾俗姓,自含仙骨。”
玉虚清气萦绕的男娃望着元始手中的玉如意出神,灵汐道:“便叫‘明玑’,明心见性,玑珠藏慧,配你这副澄明模样。”
攥着通天剑穗的小家伙突然咯咯笑起来,灵汐揉了揉他软发:“叫‘惊弦’如何?剑未出鞘先惊弦,骨子里就带着闯劲。”
额间朱砂痣的男娃被太一护在怀里,阳光落他脸上竟泛起金边,灵汐笑道:“叫‘昭临’,昭昭日月,临照四方,比你父的太阳还暖三分。”
抱着缩小版人参果啃的男娃,嘴边沾着果肉渣,灵汐替他擦了擦:“叫‘砚禾’吧,砚纳乾坤,禾生万物,承五庄观的生机,又添几分书卷气。”
黏着红云不放的男娃像团小火球,灵汐捏捏他软乎乎的脸蛋:“叫‘云岫’,云生岫间,藏着你爹的暖,又带着山巅的清灵。”
灵汐怀里的女娃正扯她的衣袖,眉眼弯弯像月牙,她柔声道:“叫‘月徊’,月照回廊,步步生暖,一生不必追名逐利,只绕着欢喜走。”
鲲鹏肩头的女娃指尖凝着小冰珠,眼神清冽如北海深潭,灵汐道:“叫‘凝玥’,凝霜为魄,玥藏清辉,既有北海的旷远,又含月珠的温润。”
拨弄八卦图的女娃忽然抬头看她,眼里似有星河流转,灵汐轻声道:“叫‘爻辞’,爻定乾坤,辞藏天机,比你父的卦象更灵动几分。”
最后轮到那个生着半透明翅膀的女娃,她翅膀一扇,殿内竟飘起细碎的光屑,触到的人都觉灵台一清。
众人屏息时,灵汐将她托在掌心,这双翅膀既非羽非鳞,也非仙膜妖翼,扇动间似有混沌气流转。
“先前的名字都落了俗套,”
灵汐望着窗外翻涌的云海,忽然眸光亮起来,“你既无亲族束缚,便叫‘澈琉’吧。”
“澈”是灵台无垢,“琉”是流光聚形,二字相撞,竟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灵韵。她指尖拂过那对翅膀,光屑突然炸开,化作漫天星子:“这族便叫‘琉光族’吧,以光为翼,以澈为心,生而无类,自在天地间。”
老子抚须长叹:“琉光为族,澈琉为名,天地间再无第二份这般干净的灵气了。”
伏羲掐动的卦象上,第一次浮现出半透明的羽翼纹路,他颔首道:“此族当兴,这名当旺。”
澈琉似懂非懂地眨眨眼,翅膀扇得更欢,殿外的霞光被她的光屑染成琉璃色,连碧游宫的玉柱都映出流动的彩光。
往后数千年,琉光族成了洪荒里最神秘的存在——他们无父无母,应天地灵气而生,生有琉光翼,心藏澈灵根,而澈琉,便是这一族最初的光。
十个孩子渐渐长大,清砚跟着老子在丹房研墨,明玑陪元始在玉虚宫抄经,惊弦天天拽着通天的剑鞘喊“比剑”,昭临总追着太阳跑成个小铜人,砚禾守着人参果田学辨灵草,云岫黏着红云在云上打滚,月徊常蹲在灵汐身边数绣线,凝玥往北海冰原搬了张小床,爻辞总缠着伏羲解她自己画的“怪卦”,而澈琉,总被九个哥哥姐姐围着,她翅膀上的光,成了碧游宫永不落山的星辰。
碧游宫的晨钟刚落,九个身影便抱着娃往殿外走,独留月徊和澈琉被灵汐护在暖榻上。
清砚被老子用拂尘卷着衣领带走,丹房里顿时多了个抓药碾子的小身影,老子研丹时,他就蹲在一旁数丹炉里跳的火星,偶尔抓把云母石当糖豆嚼,被老子敲着指尖笑骂“小馋仙”。
明玑跟着元始去了玉虚宫,案头的玉如意旁多了个啃玉简的小家伙。
元始读经时,他就趴在摊开的经文上打盹,口水浸湿了“清静”二字,元始无奈地替他擦嘴,指尖却悄悄用清气护着他的睡颜。
综:她是万人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