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朝观影(历史版)
超小超大

第十四章:古代的翻译 (4-1)

今天爬山回来了,虽然爬上山顶很开心,但是下山的时候才发现脚真疼。

路上也买了一些吃的,反正今天过的挺开心的。

特此加更一章。

---------------------------------------------

【你有没有想过,自古不同文明间的语言并不相通,那么第一个懂得两种语言的翻译是如何诞生的呢?】

“阿巴,阿巴。”挨了一顿打,鼻青脸肿的二狗又开始作怪,手舞足蹈示意二叔猜一下自己说的是什么。

李二叔:“猜你奶奶的腿。”,捡起泥块就朝二狗扔了过去。

……

[爸妈的语言不一样,儿子生下来天生就是翻译官。]

[生个孩子,这边待一年,那边待一年,自然就会两种语言。]

……

【从周朝四方宾服到汉代挥师西域,从唐代玄奘取经到明朝郑和远洋,中华文明的触手几千年来从未固守于已知的东亚版权之中,那老祖宗们最开始是咋跟外国人交流的呢?】

【自打周朝开始甚至更早之前,东西南北四方边境的异族语言跟中原都是不同的,那么如何给这些化外之民传达周天子的命令呢?这些地区想要朝贡又如何跟周天子表忠心说好话呢?

于是翻译这个职业就诞生了。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日寄,南方日象,西方日狄鞮,北方日译。”

掌管东边民族翻译事务的叫寄,管南方的叫象,管西方的叫狄鞮,管北方的叫译。

这些人有一个统称的官职叫做“象胥”。

象:指通晓难以语言的人。

胥:指有才能的人。

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翻译官。

后来中原扩张,东边南边相继纳入版图开始接受汉语熏陶,主要语言上也就慢慢只剩下方言的差距,故而这几个地区的翻译就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由于北方匈奴的军事威胁一直存在,包括北上河西走廊可直通西域诸国,所以外邦交流的主要口径就剩北方一个口子,专指北方语言沟通的“译”就成为了专指。

后来翻译佛经的人把翻和译连在一起才有今天的翻译二字。

《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 ,天下和平,越裳氏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就是说周公辅政的时候,如今越南的地儿有个越裳国为表忠心给周天子进贡了白毛鸡,可是语言不通,所以就要三象重译,也就是多次翻译。】

……

[白毛鸡是啥?]

[就是白毛鸡,谜底就在谜面上。]

[可能是孔雀吧。]

……

【周天子在今天的陕西,越裳国在今天的越南,要想能够沟通,没有陕西和越南的直接对口翻译人才就得多重转述。

大概就是先通过越裳国的人把话转述给一个广西人,广西人再转述给一个浙江人。浙江人再转到河南人,河南人再转陕西,毕竟相邻地区的语言至少是具有一定的辨识度的。】

……

[你这绕远了啊,直接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就到河南了。]

[浙江要是转到温州就完蛋了。]

……

【那这种多重转述后的准确性能有多高呢?

想必很差。

这还只是南北方的语言差异,但同为南方,难道就能听懂了?

回答:也听不懂。

当年楚国的鄂君“子皙”坐船在湖上玩,撑船的船夫是个越人。

相当于今天一个浙江人碰见了一个湖北人,

越人船夫估计是没见过鄂君这样的大帅哥,于是就用粤语对着鄂君唱了一首歌。

万朝观影(历史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无限流:我在无限流里乱杀 连载中
无限流:我在无限流里乱杀
木鸢_67097935112674269
苏以沫突然进入无限流后腱子肉大哥陈无妄:“以沫,求保护”两对小情侣表示:“沫姐,求带飞”高冷学霸表示:“拜托沫沫求保护”众人:“忒,死绿茶”......
0.5万字5个月前
三鬼尸 连载中
三鬼尸
秋清灵
新书6个月前
南京南京! 连载中
南京南京!
苏交老秦
南京城沦陷了。作为一名士兵,应该怎么样又该怎么样,继续抵抗到死还是逃跑?面对手无寸铁的市民被日军侵害,要不要救?
1.5万字5个月前
大秦仙神劫惩治中枢 连载中
大秦仙神劫惩治中枢
携酒骊山与君酌
无cp搞事业亲眼目睹大秦二世而亡的始皇帝,回到泰山封禅之际,且拥有大道给予的惩治仙神权利的始皇帝,会怎样改变大秦二世而亡的结局呢?动辄为爱情......
3.6万字5个月前
特种兵之火凤凰叶寸心的逆袭 连载中
特种兵之火凤凰叶寸心的逆袭
馨蕴公主
1.7万字5个月前
红色高跟鞋的故事 连载中
红色高跟鞋的故事
乔任涵
一个作家,一段穿越,一个黄金年代遍地黄金而又热血沸腾的故事。
59.6万字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