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二年六月廿三,苏门答腊岛的橡胶园里蒸腾着湿热的空气。大明陆军第一整编师的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突然,东南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正在指挥士兵搬运缴获物资的师长王崇古神色一凛,抓起野战电话吼道:"各连注意,立刻构筑工事!三营向侧翼迂回包抄!"
此时,在三营九连的阵地上,列兵付颂正紧张地擦拭着手中的镇国M1898步枪。这个来自河州省墨累市的农家子弟,入伍还不到半年,但已经展现出远超常人的军事天赋。当听到枪声的瞬间,他本能地压低身子,观察着四周的地形。
"付颂,跟我去前面侦查!"班长李长庚猫着腰跑过来。付颂二话不说,抓起步枪和两枚手榴弹就跟了上去。两人借着橡胶树的掩护向前摸索,很快发现了异常——前方不远处的树林里,隐约有英军制式装备的反光。
"班长,至少有一个排的英军!"付颂压低声音,"他们正朝师部方向移动,显然是想突袭我们的指挥中枢。"李长庚脸色大变,立即掏出信号枪准备示警,却在这时被一枚子弹擦伤手臂。
付颂眼疾手快,一把将班长拽到树后。看着班长流血的手臂,他知道不能再等了。"班长,你在这里掩护,我绕到侧翼发动突袭,打乱他们的阵型!"没等李长庚回应,付颂已经抱着步枪消失在密林之中。
凭借着在河州省农田里练就的敏捷身手,付颂悄无声息地摸到了英军后侧。他深吸一口气,突然起身扣动扳机,镇国步枪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寂静。毫无防备的英军顿时陷入混乱,付颂趁机接连击毙三名敌人,然后迅速转移位置。
"散开!寻找掩护!"英军指挥官大声叫嚷着。但他们很快发现,这个突然出现的大明士兵枪法精准得可怕,而且移动速度极快,根本无法锁定位置。付颂一边灵活地穿梭在树林间,一边不断开枪射击,成功吸引了英军的大部分注意力。
就在这时,九连的增援部队赶到了。在付颂的牵制下,明军迅速形成合围之势。经过半小时的激战,这支企图偷袭的英军小队被全歼。当王崇古赶到现场时,一眼就看到了满身硝烟、却依然笔直挺立的付颂。
"你小子不错!"王崇古拍了拍付颂的肩膀,"一个人牵制住一个排的敌人,还击毙了七名英军,这可是大功一件!"当晚,付颂就被破格提升为下士,并被调入师部直属侦察连。
与此同时,新京城的总参谋部内,朱明渊正密切关注着苏门答腊的局势。系统面板上,【橡胶之源】任务的进度条已经达到85%,距离完成只有一步之遥。更令人欣喜的是,西南港兵工厂传来消息,应用新解锁的橡胶硫化工艺后,海军步枪的防水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陛下,克虏伯工程师团的培训工作进展顺利。"林文焕递上一份报告,"他们对我们的军工基础赞不绝口,尤其是'龙脊'锻造机,让他们非常震惊。"朱明渊满意地点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苏门答腊那边有没有特别突出的士兵?"
"确实有一个。"林文焕翻开另一份文件,"河州省籍士兵付颂,在今天的战斗中表现极为出色。他孤身一人牵制住一个排的英军,为大部队的合围争取了宝贵时间。王崇古师长已经将他调入师部直属侦察连,并建议重点培养。"
朱明渊若有所思地记下了这个名字。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像付颂这样的基层军官,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他立即打开系统面板,消耗200科技点兑换了【现代军事理论基础教程】,准备下发给各部队,尤其是基层军官。
而在塔斯马尼亚岛,英军的防御工事已经全部完工。新任英军指挥官威灵顿少将正在视察防线,他看着绵延数公里的战壕和碉堡,满意地对副官说:"中国人要是敢来,就让他们尝尝现代防御工事的厉害!"
澳洲大明帝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