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稍歇,潮湿的空气裹挟着咸腥的海风吹拂着永昌城。朱明渊在御书房内踱步,手中紧攥着已破译的英军密报,英国联合葡萄牙突袭南洋殖民地的计划如同一把利刃,悬在大明帝国的头顶。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帝国的安危,他必须迅速做出应对之策。
“传首辅张启年、镇海王萧远山、情报司指挥使赵承业即刻入宫!”朱明渊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多时,三人匆匆赶来。张启年眉头紧皱,显然已经听闻了英军的动向;萧远山身着笔挺的藏青呢子将官礼服,肩章金线在烛火下微微反光,腰间配剑的鲛鱼皮鞘还带着雨水;赵承业则手持一叠情报,神色严肃。
“诸位卿家,英军妄图联合葡萄牙突袭我南洋殖民地,意图以此逼迫我朝在马六甲问题上屈服。”朱明渊将密报递给众人传阅,“此番来者不善,我们必须提前谋划,给予敌军迎头痛击。”
萧远山率先开口:“陛下,臣建议即刻派遣‘永昌号’编队及两支‘雁行编队’前往南洋,凭借我军新的战术和改良后的火炮,定能与敌军一战。”
张启年却面露忧虑:“萧将军,贸然派遣主力舰队前往南洋,倘若英军声东击西,转而攻打我本土沿海,或是封锁马六甲海峡,切断我南洋殖民地与本土的联系,那后果不堪设想。”
朱明渊微微颔首,张启年的担忧不无道理。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张卿所言极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南洋的危机,更要防备英军的其他阴谋。赵卿,你即刻命情报司加大侦查力度,密切关注英军在印度洋及马六甲海峡周边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其舰队的调动和****,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上报。”
“臣遵旨!”赵承业拱手应道。
“至于海军部署,”朱明渊目光坚定地看向萧远山,“萧卿,你率‘永昌号’编队及一支‘雁行编队’佯装前往南洋,大张旗鼓,让英军误以为我们的主力已全部南下。实则在途中寻一隐蔽之处潜伏起来,等待时机。若英军主力果真南下南洋,我们便从背后给予其致命一击;若英军另有图谋,我们也能迅速回援。”
“臣领命!”萧远山领命而去,准备着手安排舰队的行动。
朱明渊又转向张启年:“张卿,你即刻起草诏书,向全国通报英军的挑衅行为,鼓舞军民士气。同时,从河州省、河东省调拨粮草物资,运往南洋殖民地及沿海各军事重镇,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另外,加快与荷兰的贸易协定签署,确保橡胶、桐油等战略物资的供应。”
“臣这就去办。”张启年行礼后,匆匆离开御书房。
安排完军事和后勤事宜,朱明渊将目光投向了科技树。目前主线任务“提升海军火炮命中率5%”仍在进行中,而支线任务“破解英国封锁马六甲计划”虽然获取了关键情报,但距离彻底破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思索着,或许可以利用系统,解锁一些新的科技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朱明渊集中精神,在系统中查看可解锁的科技。他发现,消耗一定的科技点数,可以解锁“加密信鸽通讯网络”与“改良旗语战术系统” 。前者能训练信鸽携带微型密码本传递情报,后者通过增设旗语符号和战术代码,实现舰队间的快速信息传递。
“系统,解锁加密信鸽通讯网络与改良旗语战术系统。”朱明渊在心中默念。
“消耗200科技点数,正在解锁……解锁成功!”系统提示音响起。
随着技术的解锁,朱明渊的脑海中涌现出详细的训练方案与改良图纸。他立即传召工部侍郎陈懋行和翰林院编修沈星瑶入宫。
陈懋行和沈星瑶到来后,朱明渊向他们展示了新的通讯技术方案,并详细说明了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陈卿,你即刻组织工部制作专用信鸽脚环密码筒,同时改良舰队旗语信号旗;沈卿,你负责招募擅长训鸟与密码学的人才,协助建立通讯规则。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可用的通讯体系。”
“臣等遵旨!”陈懋行和沈星瑶领命而去。
澳洲大明帝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