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禹步,是因为这步法是大禹发明的。在《洞神八帝元度经·禹步致灵》中明确记载:“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鬼神之行为,以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昔大禹治水,不可预测高深,故设黑矩重望,以程其事。……届南海之滨,见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此鸟禁时,常作是步。禹遂模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还一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称禹步。”古真人修炼阳神,一切奏达上天表章,便可飞神敷奏,后世法师,唯出阴神驰奏,故假方丈之地,以为九重天。于是步走星罡,神飞碧落,以可对越于天地。步罡仪式,系按照斗宿魁罡之象,或九宫八卦之图而步踏之。
其中奥秘甚多,罡法也多。在《大清玉册·斡旋造化章》里记录:罡步乃登天踏地,伏邪破鬼之用。罡分多钟,三五飞步罡,上元属天罡,中元属人罡,下元属地罡,五行相杀罡,五行相生罡,禹步九灵罡,北斗七元罡,南斗六司罡,二十八宿罡,三台朝元罡,禹王三步九迹罡,金光范围罡等等,名目繁多,各有用途。
禹步法,即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左,右过左,左就右。如此三步当满二丈一迟,后有九迹。
在《云笈七签》中又得到基本的简化,步踏的姿势为:先举左,一踏一步,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相互承加如“丁”字形。
看起来很厉害对不对?但实际上这玩意儿是道家的入门基本功,几乎人人都会,只不过强弱参差不齐。这主要取决于这个道士平时打坐时习练的静修。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典型的下限低几乎入门的道士人人都会但是理论上来说没有上限,可以无限拔高。
论衍员的个人修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