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探花的精心操持下,活字印刷坊迅速建立起来。为了进一步降低造纸成本,温初桐又顺手提供了更为节约成本的造纸术。
从招募工匠、寻找场地,到办理各种繁杂的手续,全是艾探花一手包办,温初桐只需动动嘴皮子,提供详细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八卦素材。
虽说候艾花出力颇多,但温初桐在印刷坊中占据大头股份。
既然活字印刷坊已经开办起来,仅仅印刷八卦内容似乎有些浪费资源,温初桐便与艾探花商量,打算说服翰林院的同僚们把家中的孤本、善本拿出来印刷,借此为印书坊打响名气。
在古代,许多世家都设有自己的籍塾阁,里面收藏着大量极为珍稀的书籍,这些藏书往往被当作传家宝,世代相传,轻易不会外借。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藏书越是稀少,其价值就越高。一旦藏书数量增多,便失去了原本珍藏的意义,这也是导致众多孤本最终失传的原因之一。
孤本、善本在读书人的心中地位极高,甚至有人打趣说:内人可以借,书不能借”。
当温初桐提出向翰林们借孤本时,艾探花面露难色:“这事儿恐怕不太好办。”
温初桐眼珠一转,提议道:
温初桐:咱俩配合一下,我用高尚的道义进行道德绑架,你则用利益加以诱惑。
艾探花眼睛一亮:“可行,说不定都不用我出面,温待诏你一人就能办妥。”
第二天,凌晨五点点卯时,温初桐破天荒地没有打瞌睡。点卯结束后,她主动开口说道:
温初桐:桐韵印书坊今日已正式投入运营。
温初桐:各位家中的那些史书、孤本,不妨拿出来印个几千上万份,卖出去既能赚取银两,又能防止孤本失传,还能让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可是能流芳千古的善举啊!!
然而,她的提议立刻遭到众翰林的一致抵制。
大家都不太乐意。
数量增多后,那还怎么能叫孤本吗?
还有珍藏的价值吗?不借,坚决不借!
温初桐严肃地说:
温初桐:我们读书人可不能如此自私,当官是为百姓做主,并非为自己谋取私利!
那些古板的翰林们纷纷摇头,“温待诏可以先尝试印刷一些常见书籍,比如《三字经》、《千字文》。”
“成本低,卖的便宜,能赚点钱就行。”
甚至还有人撒谎:“我家没有孤本。”
【刚刚那个,你家可是有一栋籍塾阁,里面二十多本孤本呢!】
【说谎的人夜里会做噩梦呢!而且还要扎一千根银针哟!】
撒谎的翰林:“......”
扎针就扎针,哪怕扎一万根针,也别想让我拿出孤本。
总比孤本变得随处可见要好。
【哟,这位不仅说谎,他还和小妾......】
【啧啧啧,这是什么癖好,看着挺正常的一个人啊?!】
撒谎的翰林:“......”
其他翰林纷纷追问:!!还有什么,快说啊!!!
【这人本事不怎么样瘾大,他还总是在小妾面前吹嘘自己是“小桂圆”,殊不知,那些小妾背地里叫他“小荔枝”!!】
【yue,最近都不想吃荔枝了!】
【这人还......】
撒谎的翰林急得大喊:“啊啊啊,我交!!!我家孤本全部上交!!”
妈的,哪有这样逼人上交孤本的!温待诏太不讲武德了!
撒谎的翰林急得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
艾探花暗自偷笑,嘿嘿,他就知道。
温待诏一出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根本不需要他帮忙,温待诏一人就能抵千军万马!
其他翰林同僚面面相觑,既觉得瓜吃得不过瘾,才吃到一半,又担心自己如果不交出孤本,也会被爆出丑事。
众人对视一眼,当即有人借口出恭,想趁机溜走。
穿书后心声被偷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