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小时后的战斗人员统计中,第11集团军的战斗人员人数将会从1945年1月26日的约10万人降至6万8千人,其中能立刻投入战斗的,即摒弃全部伤员,恐怕将会低于50000人,无论在武器装备还是人员还是士气上,都完全落后于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况且,这五万人中的绝大部分将一直保留在西线。
面对这种情况,第11集团军不可能再继续坚守卢肯瓦尔德,因此他们撤退到了更西面,所以苏军在4月26日夜再次稳定了卢肯瓦尔德突出部,在该突出部内仅有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
在此情况下,科涅夫决定在科特布斯区域内重新集结兵力,配合卢肯瓦尔德附近近坦4集先行粉碎第729装甲军后成伞装席卷柏林以南至德累斯顿以北的广大区域。
雷巴尔科是什么下场,我不知道,总之,措森暂时保住了,柏林以南仍在坚守,但显然,这一切还没有结束——一场新的战斗将在库迈尔斯多夫(按照德语读法,应为库摩斯多夫)展开,届时,我将面临的,可不只是苏军。
这场战斗,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落日前的风暴”,为何这么说?以后你们就会明白了。这场风暴将席卷一切,包括历史的走向和我的人生。
在“风暴”结束后,我的人生将再次迎来重大的转折。
总之,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我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库摩斯多夫。我有可能在这里成为神话,也有可能在这里跌落至谷底。
【注解:第11集团军成名之战是克里米亚攻坚战役,也是曼施坦因的成就之战,在此之后其被拆解为多个军,并入时“中央”、“北方”两个集团军群。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重新隶属于东线南段,仍为“第11集团军”。战役之后,改为“顿河集团军群”司令部,从此该编制消失。1945年1月26日,该编制(第11集团军)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柏林附近重新出现,隶属于维斯瓦河(维斯图拉)集团军群,在历史上的4月21日,该集团军在西线投降,时编制内人数68000人,序列不详,因此沿用1941年的三军制:30军、54军、42军。(实际上,该集团军1941年是4军制,还有罗马尼亚山地军。)】
柏林城南措森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