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晨光斜斜地洒在朱红大门前的石狮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国公府的大门外,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腰间挂着一个旧布袋。他微微佝偻着背,双手却挺直地拄着一根斑驳的木杖,眼神中透着几分焦急与不满。"李墨师傅来了,怎么还不见人出来迎接?"老者的嗓音略显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他的声音引来四周百姓纷纷侧目,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街边卖糖人的小贩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探头张望;对面茶馆里喝茶的人们也凑到窗边;连那正在嬉戏的孩童都停下脚步,好奇地围了上来。众人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着。老者皱了皱眉头,对周围的喧闹似乎浑不在意,只是不耐烦地用木杖轻敲地面,发出笃笃的声音。显然,他对这种怠慢感到十分不满。
“墨儿,你何时多了一位师傅?”舅舅在一旁披上衣服,轻声问道,随即快步上前,带着李墨走向门口。优化:当舅舅披上一件衣服,在一旁轻声询问:“墨儿,你究竟是何时拜了师傅呢?”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疑惑与关切。说罢,便快步上前,带着李墨向门口走去,每一步都透着一丝急切,仿佛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更多。
“舅舅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清楚,具体事宜等把老先生请进来再说。”
“行。”
待李墨与舅舅把老先生请进屋内,才仔细打量起来。
“好徒儿,师傅今天来收你为徒。”
李墨还未正式拜师学艺,便听闻对方直呼其为师父,一时间不禁莞尔。“老先生,敢问尊姓大名?”他轻笑着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愉悦。
“南阳诸葛明昭是也。”
“南阳诸葛明昭!”张图猛地一下站起身来,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期待,“敢问先生可是明德学院的院长?”
李墨虽与诸葛明昭未曾谋面,但昨夜老先生所展露的那手乌鸦传信之术,以及随后令乌鸦凭空消失的手段,已足以令他心中暗自震惊。这般奇技,绝非寻常之人所能为,显然眼前这位老者绝非凡俗之辈。
“舅舅,敢问这位老先生是?”
“哎呀,好外甥,你有福了!这位便是我大唐太子太师,他学识渊博,宛若一座行走的图书馆,古今中外的典籍信手拈来,谈吐间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无论是经史子集的深奥哲理,还是诗词歌赋的典雅韵味,他都能娓娓道来,令人叹服。他的智慧如江河奔涌,思想似星辰璀璨,举手投足间皆透着一股书卷气,仿佛天地间的学问都凝聚于一身。与他交谈,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每一句话都能让人醍醐灌顶,心生敬仰。”
“梁国公谬赞。”
“那舅舅你刚才怎么没认出他?”
“这位太师是先皇时期的太子太师,我不认识正常。”
“原来如此。”
“诸葛先生德高望重,我外甥何德何能拜您为师?”事关重大,张图还是已小心为上。
“哈哈哈,老夫诸葛明昭收徒,向来看重一个‘缘’字。”诸葛明昭捋着他那颇有韵味的长须,朗声笑道。在这笑声中,仿佛蕴含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与豁达,那根根银丝在阳光下闪烁着淡雅的光泽,更添几分仙风道骨之姿。
“可……”
“舅舅,我愿意拜他为师。”
“这……那好吧。”
张图最后还是同意了,虽然不知道诸葛明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在国公府,我还是能保证自己外甥安全的。
诸葛明昭被安排在了李墨隔壁的房间。
“老头,你收我为徒干嘛?”
“哟,小娃娃刚才在外面你可不是这个态度啊?”
“那是因为我舅舅在,别废话说出你的目的!”
“那个梦你还记得吗?”
乱世红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