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往往是某些课的硬伤!乐学往往是因为某些老师的魅力四射!
话说:我们上课,往往是两到三个班一起在一个巨大的课堂上课,这就是合堂,我第一次听这个词没听懂,以为是食堂!
上午七点半到合堂就位,八点教授开始讲课,上午下午各两节大课,上午十点四十结束,下午两点开始,五点结束,课间休息二十分钟左右!
我们必须早到,为嘛?占座,那时候有个网络歌曲《大学自习室》,可窥一斑。一但抢到一个座位,就意味着这一学期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了,约定俗成。我有幸抢到前三排偏北的一个位置,恰巧旁边是我们班班副秦汉斌同学,这哥们儿是我东北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几次谈话后发现志趣相投,便成了半生的朋友,真情永在!先不说了,日后具体再讲我和老秦的故事!
更巧的是我后边是女神晓英和她闺蜜香子同学!
近180人在一个大教室上课,教授领口别着微型麦克风讲课,自然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一般争先恐后抢前排的是乐于学习的同学,我脑海中依旧记着他们几位的模样。后边的同学便是自娱自乐、形神分离,纯粹混日子。教授也是教多提问前排同学。我们的教授大都是外聘的老教授,讲课特别有一套,行云流水一般,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他们会把难懂的道理抽丝剥茧,精华提出,条理清晰,一气呵成讲给你,我们的感觉常常是醍醐灌顶,让人恍然大悟,又常把一些亲身经历过的病例讲给我们,传授的知识有血有肉,还把自身和朋友的奋斗历史讲给大家,鼓励我们努力学习,保持医德,追求梦想!真是秉承了传道受业解惑的精神!不像现在的老师照本宣科,像从坟地里爬出来的一样,或者满脑子人民币,整个一个钱串子。
一年前我一上课就给我整蒙圈了,老师大多说山东普通话,好在东北人大都是山东人的后代,天然血亲,很快学会了山普-山东普通话,至今我还没有忘却,常常在同事朋友面前卖弄几句:“唠司儿,赶么哩?”意思是:先生/女士,您干什么呢?
大一时讲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刘家义教授,中医诊断学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他儒雅风度,讲课精炼幽默,每次都是写四块板书,他最爱打比喻,中医的理论变得形象,容易理解,他曾经讲述一个故事:七十年代,他有一次坐火车,对面一个旅客看到他戴着中医药大学的校徽,便拉呱起来,原来这个男旅客多年不育无孩,老师那时候诊了脉,沉而无力,又看了舌苔,问了病情,又得知他的妻子正常,最后断定:“肾阳不足,肾精亏损”,便说到可以吃几个月五子衍中丸看看,结果过了一年半,这个旅客提着礼品从外地来到老师学校,寻找刘老师,特为感谢刘老师,并且说吃了两个月五子衍宗丸自己妻子怀上了,如今已经生子为人父,真是千恩万谢。说到这里,老师又说:“五子衍宗丸组成狗兔扶车子。”同学们先是一愣,他又说:“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啊!原来是这个枸菟覆车子呀!
另一位是讲《生物化学》的王浩教授,他是海归,毕业于日本某大学,任教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绅士品格,风度翩翩,散发着学者气息,也是全程不拿稿讲课,他讲的是西医课中最难的《生物化学》,却常常座无虚席,满黑板隽秀的字体,有条不紊,我们得必须不停地跟着抄写,唯王老师马首是瞻,跟着他的思路,不能有半点马虎,如同过关斩将一般般。我还记得在讲《酶学》一节,他讲到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分子蛋白质,半透膜,他说给同学们举个例子:“要想皮肤好,天天用某宝”,某宝有SOD蜜成份这就是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但是人的面部皮肤是半透膜组成,就是一个屏障,大分子蛋白质根本不能通过,那么这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蜜就是个大分子蛋白质,怎么能通过皮肤呵护深层次面部组织抗衰老呢?”啊哈,原来如此啊!
回忆我的41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