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一年下来,两三个银子省一点,就能过上一年什么都不用干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当然乐意,再说了,家里的孩子们也不用再用家里的半文钱去上学了,如果再出一个沈诺那样的天才,他们就有机会了。
渐渐的,十里坡成了一个文人辈出的村子,很多人家都会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城里读书,沈家、廉家就是其中之一。
两家人进学堂都不用交半文钱,甚至还能在村子门口搭一辆牛车。
好不容易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好了,眼看着日子也差不多了,连曼儿和连六两个丫头每天都在一块,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看到这小妞这么缠着自己,连蔓儿心里也是一阵不舍,这两天连六一直在织衣服,她本以为是为了媚娘,结果却是为了自己。
连六的绣工极好,她的衣服也十分合体,做工也十分精细,让人看了十分喜欢。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天,连曼儿收拾好行李,带着沈诺离开,前往巴蜀上任。
这一次,他将陈意,喜姑,毕成良四人都带来了,陈意也带来了自己的护卫。
他们的行囊很简单,人数也不多,此行路途遥远,没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所以他们在路上度过了一个新年,到了巴蜀眉州通义郡梅县,正值春天。
沈诺也不好受,她要离开她出生的地方,和成阳先生一样,她怕她会有空闲的时间,但她的事业刚刚起步,想要回来,却很困难。
临走之前,沈诺还和连蔓儿一起回了沈家大院,向沈长为和黎氏道别,这时候,连蔓儿也注意到了站在队伍中的两个人,他们对沈奕一向是偏向的,可现在二儿子要离开,他们自然是不舍的,跟着村民们一起往外跑。
沈诺见到自己的父母,举起双手,沈长为也举起了双手——黎氏则用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到了港口,阮知县也跟了上来,见了沈诺,便伸手在他肩膀上一搭,道:“你我可不一样,你是凭真本事进了书院,以后前途不可限量,我顶多只能当个知县,沈诺,你是个人才,多亏了你的提醒,否则我现在还在申家吃瘪呢。”
沈诺作揖:“公子好自为之。”
阮知县亦是如此。
沈诺牵着连曼儿的手,上了一条不是去蜀地的船,不过两人可以乘坐一段时间,等他们上岸之后,再从陆地上出发,路上随便逛逛,毕竟他们已经做好了在路上过新年的准备,所以也不着急。
沈诺站在甲板上,望着码头上送行的村民,感叹道:“我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等我回去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就像我的老师和我的妻子。”
二人说得伤心,旁边的喜姑几乎要掉下眼泪来。
陈意对林源县并没有太大的感情,而毕成良则是一脸的不舍,不过再怎么舍不得,他们也还是有一丝期待的,毕竟他们的生活,早就不在林源县了。
他们先下了一艘小船,然后步行了大半个多月,才到了眉州边境。
成都府就是不一样,饮食上的差异让人很难适应,幸好零陵郡的人也喜欢吃辣椒,但还真没尝到麻辣的味道,也就连曼儿才能走遍天下,毕竟她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
连蔓儿还好,沈诺就惨了,每次去哪都要包一间小院,在这里住上两天适应适应,甚至蔓儿还亲自下厨,手艺不错,对零陵郡的人来说很合适。
既然来到了眉州,那就不需要太多的准备,因为要去一个小镇,所以他们打算在眉州过完年,然后去通义郡。
新租下的小院中,倒是有一些春桃,巴蜀最擅长的就是造船,这里的树都是用来做船的,以前在十里坡的时候,连曼儿还打算移植一些春楠过来,现在到处都是。
等她到了梅县,到处都是香椿,等春天来了,她还能用香椿炒个蛋,送给沈诺她们,味道还不错。
既然要在小院里过年,那就得给他们买点年货。
连蔓儿、喜姑、齐氏都在后厨忙碌着,沈诺则在昨天劈开的书房中和毕成良商量着去梅县之行,陈意则是带着护卫外出采购年货。
田耕纪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