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解析特殊信号后,科研团队争分夺秒地对信号所蕴含的关键数据展开深入研究。与此同时,飞船在狂暴能量场的持续冲击下,状况愈发危急。护盾能量如沙漏中的细沙般迅速流逝,仅剩不到百分之二十,动力系统的故障也导致飞船的机动性急剧下降,仿佛一位身负重伤的战士,每前进一步都显得无比艰难。
蒲熠星在指挥舱内,双眼紧紧盯着各种监测数据,神情凝重。他深知,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尽快找到应对之策,否则“星辰号”必将在这浩瀚宇宙中化为齑粉。“工程部门,加快修复动力系统的进度,我们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护盾!通讯部门,保持与科研团队的紧密联系,确保研究数据的及时传输!”他不断下达着指令,声音坚定而有力,试图在这混乱的局势中稳住飞船的阵脚。
郭文韬带领着科研团队,犹如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探险家,专注而执着地研究着关键数据。他们围在巨大的全息显示屏前,激烈地讨论着每一个可能的方向。“从这组数据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尝试调整飞船的能量频率,使其与神秘球体的能量场产生共振,从而稳定当前局势。但这需要精确的计算和高度的技术支持。”郭文韬指着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模型,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与期待。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但同时也深知这一方法的难度之大。其中一位科研人员皱着眉头说道:“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要实现精确的能量频率调整,我们需要对飞船的能量输出系统进行大幅度的改造,而且在当前这种不稳定的情况下,稍有差错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面对困难,郭文韬没有丝毫退缩。他坚定地说道:“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这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拯救飞船的办法。大家各司其职,我们一定能做到!”在他的鼓舞下,科研团队迅速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为了确保能量频率调整的准确性,郭文韬亲自带领一组人员对飞船的能量输出系统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改造。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狭窄而复杂的管道和线路间穿梭,仔细检查每一个节点和设备。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成功拯救飞船。
与此同时,蒲熠星在指挥舱与工程部门紧密协作。他根据科研团队传来的数据,指挥工程人员对动力系统进行紧急修复和能量调配。“加大能量输出,但要注意控制稳定性,不能让护盾过载!”他时刻关注着各项数据的变化,不断调整着指令,确保飞船在艰难的处境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这紧张的过程中,蒲熠星与郭文韬通过通讯设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一次交流,都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沟通,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相互支持。“文韬,你们那边进展如何?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按照你们的方案进行能量频率调整了。”蒲熠星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郭文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回答道:“我们这边改造工作接近尾声,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你放心,我们一定能成功。”简单的几句话,却传递着彼此之间深厚的信任与默契。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努力,科研团队终于完成了能量输出系统的改造和计算工作。郭文韬长舒一口气,对着通讯设备说道:“蒲熠星,我们准备好了,可以进行能量频率调整了。”
蒲熠星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指令:“各部门注意,按照科研团队提供的参数,进行能量频率调整,所有人做好应急准备!”随着指令的下达,飞船的能量输出系统开始发出嗡嗡的轰鸣声,一道道蓝色的能量光芒在飞船表面闪烁,逐渐调整着频率。
星际谜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