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承诺的时刻到了,之前征求迦尔纳在“日轮之子的平安京生活”中被姑获鸟取的名字时,说过提供名字的人可以提一个脑洞,而加尔纳在yys的名字已经确定是“晏昼”,名字含义是「午时之后,黄昏之前」,若拆字来看“晏”除了晚、迟还有晴朗无云的意思,“昼”则是指白天,晴朗无云的白天不就是能看见太阳的好天气吗(^ω^)
伴随他出现,一位庇护平安京并建议他去跟天照大神一起修炼的,是被霍雨召唤投影上身的灌口二郎真君显圣。他头上有三目,夜观千里,日瞧八方。观过去,视未来。
背景:
二郎真君杨戬助武王伐纣之后,得以肉身成圣位列仙班。自天庭秩序建立以来,杨戬便是一副听调不听宣的做派。这不仅仅是因他桃山救母,早已与舅舅玉帝有了龃龉,更是因他看透天庭众仙诸神道貌岸然,视六界苍生为刍狗的行径,不想与他们同流合污。
直到石猴孙悟空出世,搅得天上地下一片鸡犬不宁,杨戬才再次披挂上阵与那孙猴子大战数次。虽然杨戬看不上孙猴子的粗鄙蛮横,但数次交手却让二郎神对那孙猴子有了几分欣赏,更让杨戬觉察到玄奘西天取经,是佛道两家联手下的一盘大棋。只是杨戬置身棋局中,不能彻底看透其中关键。后来,六耳猕猴出世,与那孙猴子起了真假猴王之争,漫天神佛竟无人能分辨孰真孰假,拥有三眼神目的杨戬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他想看看这棋局会怎样演变下去。而那谛听神兽即便看破真假悟空,却不敢明言,更让杨戬肯定了的自己的猜测
。此时,杨戬已经觉察到这棋局的凶险之处。他意识到,佛祖似乎有意用假悟空替换真悟空完成取经大业。出于对悟空的那一丝欣赏和内心那份嫉恶如仇,杨戬暗暗与悟空交流,并说服悟空将一丝真灵寄存在了自己的三眼神目之中。
当佛祖道破六耳真身,悟空举棍将其诛杀之后,杨戬背后便是升起了层层冷汗,他不相信佛道两家做了如此之局,只是为了给唐僧师徒加上一道劫难。他料想自己与悟空小伎俩,应该已被佛祖识破。否则,这番争端就该是另一番结果了。这让嫉恶如仇的二郎真君忍不住心中愤恨,但他按捺住了心中的怒火,因为他知道看似祥和的六界,必将迎来一番风起云涌……
印度古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大英雄。
摩诃婆罗多虽是群集了印度众多英雄的灿烂故事,但即便称阿周那是其核心,也绝称不上言过其实。
其爱弓为甘狄拔(Gāṇḍīva),是火神阿耆尼所授之物。
若说迦尔纳是“施舍的英雄”,阿周那便是“天授的英雄”。
生而为俱卢王之子,般度五兄弟行三的他,更同时还是雷神因陀罗的亲生儿子。
其才干、性格,方方面面皆是无可挑剔的英雄,却因兄长败于赌博,而被王国所流放。
自那时他便预感到,自己同迦尔纳的对决已是不可避免。
究其所以,对那视般度五兄弟为宿敌的难敌,迦尔纳可是尊如亲父的啊。
亲爱兄弟,也被兄弟亲爱。
亲爱父母,也被父母亲爱。
亲爱人民,也被人民亲爱。
分明如此,可却——
“迦尔纳非杀不可”的决心,究竟是何时立下的呢。
兴许,是最初相遇那时吧。
这并非是众神敲定的宿命。
记住戴着假面的英雄和华夏英魂的霍雨回忆往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