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将赵祯送回了皇宫,林凌转头看向刘永年和李璋,道:“我叫人把你们送回府,还是说你们两个另有安排?”
两人一齐摇了摇头。
便都坐着林凌的马车各自回府了。
两三日过去,已经不再有人提起杨羡,他宛如一棵过了节气的野菜,已经没人再提起他了。
不过林凌的这个举动倒是促进了汴京城说书人的事业发展,同时也让许多穷书生穷举子多了一门出路。
林凌找到柴安,提议说: “要不要开个书局?”
柴安疑惑问道:“书局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吧,郡主怎么会找我呢?”
这是明明她一个人就能做的事情。
“因为你有时间打理生意啊。”林凌理直气壮道:“你能力还不错,又不去科考,怎么想都是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吧?”
再说,柴安身份有那么一丁点儿特殊,反正在大宋,是不会有人敢故意去找一个柴姓之人事的。
“伙伴吗……”柴安轻笑着,又问:“不知郡主要开的书局与旁的书局有什么不同呢?”
现在书局用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自唐朝发明出这项技术后,此后很多年,豪门大族掌握着大量印刷使用的雕版。
雕版刻印起来极为复杂,若是中途刻错了一个字,整个木板都要重新雕刻。
这也便导致,许多受众不广的书籍只能依靠手抄传世。
若是与别家书局没什么差别,那她定然也不会露出如此信誓旦旦的模样。
柴安猜,郡主想开办书局是为着最近兴起的写书大潮,有人乐意出门听书,定然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出钱买一本回家。
前提是,这书不能很贵。
若是重新刻版大量发售,每本书的价格是能降下来的,但这些书真的能大量卖出去吗?
她不会有了其他的法子了吧?柴安想到了林凌手上玻璃坊、香粉铺。
果不其然,他便听着林凌开口了。
林凌将柴安的疑惑看在眼中,她道:“我知道一种方法,可以大量印刷,价格也很便宜,用来印这种打发时间看的书很合适。”
“当然,肯定也有人不喜欢这种质量一般的书,我们也可以用质量好的纸做高价的精装版。”
“真的吗?”即便有了猜测,柴安也不免有些震惊,他当然知道,一种新的印刷方式,若是传出去,整个大宋都会为她而震惊的。
林凌点头,道:“我这几日叫人把印刷机弄出来,你先找间合适的铺子。”
柴安点头,答应下来。
对他来说,和林凌做生意的好处很多,她并不会过分贪婪,潘楼只要了三成的份额,至于这间书局,她出技术自己出钱,是五五分。
将事情安排给柴安后,林凌便回郡主府去忙自己的事了。
青莲帮着林凌一块做了个印刷机——她使用的是油印技术⁽¹⁾,成本低操作简单,也都是此时的生产力能够做出来的。
用来刻印一下便宜的话本极为合适。
至于精装版,林凌抬手唤来青峰道:“你去蕲州英山县找一个叫毕昇⁽²⁾的匠人,态度好些。”
注:
(1)油印技术:二十世纪广泛使用,用蜡纸和油印机操作,在蜡纸上刻写内容,油墨会透过刻痕印在纸张上。
(2)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大致是1041—1048年,小说里此时是1033年
综影视之林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