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事实和流言互相佐证,还有各种说书人添油加醋。
总之,传到赵祯耳朵里时,事情经过变的分外离谱,杨羡成了无恶不作的坏人,其恶劣程度大概是赵高复生、董卓转世、杨国忠现身可以比拟的了。
林凌警惕的看着赵祯,为自己澄清:“我什么都没做,也不是我叫人传出去的。”
“阿凌,我还什么都没说呢。”赵祯笑出了声。
“我这不是有点担心吗?”她回答赵祯的疑惑,说道:“担心你为了讨自己的宠妃开心,拿我当炮灰。”
赵祯明白林凌所说的炮灰是何意,他叹气道:“阿凌,我不会这样做的,永远都不会,不管怎么样,你都是我最心爱的妹妹。”
林凌点头,别管赵祯说的是真是假,作为下位者,她只需要点头微笑说嗯就好了。
一看她这副样子,便知道她在敷衍自己了,可赵祯什么都不能说。
他既然没法给她承诺,便只能只做兄长了。
杨美人对自家弟弟的名声接受的很好,她还有心情对林凌开玩笑,说:“托郡主的福,只怕杨羡的名字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了。”
林凌沉默了下,这是不是在阴阳怪气呢?
但杨美人继续道:“幸好郡主管教了他,要不然只怕他真能做出些不着调的混账事。”
嗯,很好,杨美人应当真的是在说真心话,而不是为着弟弟在对她进行阴阳怪气。
但不管怎么着,汴京的传言还是要压一压的,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人在弹劾杨父教子无方、纵子作恶。
赵祯习以为常的在朝堂上活着稀泥,象征性的批评了杨父和杨羡一通。
然后便对那位弹劾杨父的御史道:“多亏秦国郡主救下那位可怜娘子,如今杨羡已经去先帝与太后陵前忏悔,便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众朝臣别无他法,只能齐声道:“官家宽仁。”
……
潘楼重新开业后,一跃成为汴京城消费最高的地方了。
多亏了林凌的玻璃在,许多自诩文采斐然的阔绰公子哥齐聚在这举办诗会。
写写诗吹捧一下潘楼的玻璃,再写写诗吹捧一下潘楼的酒菜,再写写诗吹捧一下有如此优秀审美的自己。
总之,就是一个主旨——优秀的美景配上优秀的美食,再配上一群优秀的他们。
偶尔也有一两首还不错的诗写出来,被吹嘘成绝世佳作,惹得许多贫穷的读书人也有了兴趣。
附庸风雅是大多读书人都乐意做的事情,许多没那么有钱的学子们,便聚在潘楼对面的四福斋,勉强算是近距离赏玻璃了。
一来二去的,潘楼和四福斋的生意都更好了。
郦娘子道:“瞧见了吗,这潘楼也不是非得和咱们争那点儿客人,果然这柴郎君还是比不上郡主娘子厉害。”
要不是怕得罪人,她都更愿意说是那柴安不安好心,就是不想四福斋好过,也不想福慧和范良翰好过。
在郦娘子看来,这柴安已然是个搅屎棍了。
康宁笑道:“确实如此,听闻朝堂上还有御史弹劾杨家呢,官家免了杨羡父亲三个月的俸禄呢。”
“真的啊?”郦娘子顿时更高兴了,她振臂一呼,道: “今日我高兴,这四福斋通通九折!”
综影视之林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