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梓沫爸爸的介绍,我更好奇了,梓沫的音乐才能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梓沫爸爸告诉我,梓沫是一个阳光、快乐的“小棉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且她在抓阄的时候就是抓的是乐符。她坐上琴凳时,淡定从容,饱含深情,听着琴声仿佛是一个大人在弹奏;但是跳下琴凳,她又完完全全是一个幼稚的孩子,展现出5龄童活泼顽皮的一面。
而最让父母欣慰的是她特别有爱心,特别有想象力,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她每做好一件事,我们都会买一个毛绒玩偶给她,每天练琴的时候,都要带上几个毛绒玩偶放在钢琴边上,说是让他们接受“音乐启蒙”。在纽约复试的那几天,有次路过一个精品店,他盯着橱窗里毛茸茸的小熊就迈不开脚步了,它说:“妈妈,它好孤单,不想在这带着,它在喊我,叫我救它们,它在等我接它回家,我们把它带回家去吧?”。
妈妈把那小熊买下了,于是在纽约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在玩偶堆里和玩偶一起睡觉,还给小熊讲茱莉亚考试的故事有什么心事都和玩偶说,自己哭了也是要让玩偶一起陪着哭,给玩偶滴点水在表面然后自己擦完眼泪,再帮玩偶擦。很有趣,很天真。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真,她的想象力在音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弹李斯特曲子的时候,她感觉李斯特在与他对话;弹巴赫的曲目时,她感觉巴赫就躺在曲子里面听她演奏。有一天她弹巴赫作品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对坐在身旁陪练的妈妈认真地说:“妈妈你看,我把巴赫弹活了,他从曲子里坐起来了”。她妈妈听后吓了一跳,几分钟后才回过神来,那时她才5岁多。
6岁这次去纽约,别人都在紧张地做赛前准备,夜以继日地练琴,她却在纽约的中央公园里滚雪球,打雪仗,玩到满身是雪。在外祖母家喝下午茶。另外,梓沫的英文不要说,因为妈妈是英美混血,从小梓沫就是会多国语言。
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考场内是不允家长许陪同的,梓沫独自一人进入,所以去茱莉亚后,她会很快适应那边的学习。按要求完成考试项目其中就包括了巴赫的French Suite No 6(第六首法国组曲),Mozart Sonata K330 (莫扎特鸣奏曲K330)和高难度的Chopin Etude Op 10 No 8. (肖邦练习曲第十作品第八号)……这些都是成人难度的曲目,无论是技巧上还是音乐性上对她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但最后她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好,完美演奏。
最后,被大学预科部录取,成为最年轻的学员。
赴美入学之前,为答谢恩师和亲友,“言梓沫-钢琴独奏感恩音乐会”将于2004年11月26日19点在上海翰森音乐厅隆重举行。
同时,就读了美国曼哈顿下东区(Lower East Side)的科学、技术和数学新探索学校(New Explorations Into Science,Technology &a mp; Math School, Lower East Side (No. 21 area-wide))。(小学阶段在中国上海美高学校(2004.9-2004.12)和在美国美国曼哈顿下东区(Lower East Side)的科学、技术和数学新探索学校(New Explorations Into Science,Technology &a mp; Math School, Lower East Side (No. 21 area-wide))『2004.12.30-2010.5.11』就读期间,是校内名列前茅的优秀学员。)
入学那天,所有孩子都看着她,眼神中透着无声的呐喊:我天啊,她来了!也因此,被称为“钢琴魔女”,因为她的所有成就,仅仅只用1年半的时间。言梓沫以如此小的年龄,取得如此丰硕的成绩,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也无法企及的,从小就是在VCR中长大的“童星”,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大众视野中长大的。
言梓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