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20岁了,刚刚升入大学二年级,就读于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学,主修机械工程,住在学校宿舍里,单身,没有存款,身体还算硬朗,但偶尔也会觉得心慌气短。他是个木匠的儿子,从小跟着父亲学过一些木工活儿,但考上大学后,他一心想摆脱体力劳动的命运,希望靠知识改变人生。可如今,站在大学的校园里,他却发现,现实远比他想的复杂。
20岁,对很多人来说,是青春洋溢、充满可能的年纪,可对老王来说,却像是一场没有剧本的戏,他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却不知道该如何演下去。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问自己: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可这个问题,他问了无数遍,也找不到答案。
那年的秋天,老王的生活陷入了一个迷茫的起点。刚进大学时,他满怀憧憬,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农村的泥土味,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过上体面的生活。可一年过去,他发现,自己和那些衣着光鲜、谈吐自信的同学,始终隔着一道无形的墙。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乡音,衣服总是最便宜的那种,鞋子洗得发白,袜子破了洞也不舍得扔。同学们讨论着考研、留学、实习,他却连这些词的含义都搞不清楚,只能默默地听着,假装自己也懂。
为了省钱,老王很少去食堂吃饭,总是买最便宜的馒头和咸菜,偶尔加一瓶矿泉水,算是改善伙食。宿舍的室友都是城里人,家里条件不错,常常点外卖,吃不完的鸡腿、披萨就随手扔进垃圾桶。老王看着那些食物,心里一阵酸涩,但他从不捡,也不说,只是低头啃自己的馒头。他记得,有一次室友小李笑着问他:“老王,你咋老吃馒头啊?来,吃我的鸡腿。”老王低声说了句“不用了”,转身就走,可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样。他想反驳,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也知道,自己没资格挑剔,只能默默忍受。
回到宿舍,老王坐在床边,翻开一本机械原理的课本。课本上的公式和图表,像一堆乱码,让他头晕目眩。他不是不努力,而是实在跟不上。老师讲课语速很快,用的全是英文术语,他连听都听不懂,更别提做题了。他记得,有一次课堂测验,他得了30分,全班倒数第一。老师把试卷扔到他面前,冷冷地说:“你这样下去,毕业都成问题。”老王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试卷,又看了看老师的皮鞋,苦笑了一下,说:“对不起,我会努力的。”
为了赶上进度,老王开始拼命学习。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去操场背单词,晚上十点回宿舍,继续看书到深夜。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公式和图表,手指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变得僵硬,可成绩却始终没有起色。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不适合读书,是不是该像父亲一样,回去做个木匠,混口饭吃。
就在这时,老王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丝转机。学校组织了一个机械设计比赛,奖金丰厚,第一名能拿到五千块,还能加学分。老王一听,眼睛亮了一下,觉得自己或许能通过这个比赛证明自己,改变命运。他报名参赛,和两个室友组成了一个小组,开始设计一款小型机械臂。他的木工经验派上了用场,他负责制作模型,室友负责编程和理论分析。每天晚上,他们都泡在实验室里,锯木头、焊电路、调试程序,连吃饭都顾不上。
平凡中的不平凡之老王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