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长辈们聚在一起唠嗑,那“家和万事兴”这句老话儿,就跟顺口溜似的,天天在我耳边晃悠。我那时候还小,一听这话,就跟着瞎起哄,嘴里念叨着:“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长辈们听了,都乐呵呵地点头,仿佛我这小屁孩也懂得了人生大智慧。
可我越长大,越觉得不对劲。这“家和万事兴”听着挺顺耳,可总觉得少了点啥。就像吃火锅,光有锅底没食材,那不干瞪眼嘛!我琢磨着,这句老话儿肯定还有前半句,不然怎么解释得通呢?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把家里长辈围了个圈,一本正经地问:“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家和万事兴’前面到底是啥呀?你们每次都只说后半句,是不是藏着掖着啥宝贝呢?”长辈们一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说:“哟,这孩子还较真儿了!”
奶奶笑得直拍大腿,说:“傻孩子,这前面就是‘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嘛!这不都是一套的,你平时没听仔细呗!”我一听,瞬间瞪大了眼睛,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哇,还有这么长一串!怪不得我一直觉得少了点啥,原来是个‘隐藏款’啊!”
我赶紧把这句话从头到尾念了一遍:“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越念越顺口,越念越觉得有道理。这不就是家庭版的“连锁反应”嘛!我越想越兴奋,仿佛自己挖到了一个古老的宝藏。
我开始琢磨这句话的意思。首先,“父爱则母静”,这不就是说,爸爸要是能多关心家里,多给点爱,那妈妈自然就心安了。就像我家,爸爸平时工作忙,但只要有空,就会陪着妈妈一起做饭、打扫卫生。妈妈呢,脸上总是挂着笑,家里也总是暖烘烘的。
接着,“母静则子安”,这可太对了!妈妈要是心情好,家里气氛就轻松,我们这些小崽子自然就安心了。要是妈妈整天愁眉苦脸,我们肯定也跟着没精打采。我小时候,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家里就像开了个欢乐谷,笑声不断;要是妈妈不高兴,那气氛就跟乌云压顶似的,我们都得小心翼翼的。
再往下,“子安则家和”,这更是明摆着的事儿。我们这些孩子要是安安稳稳的,不闹腾,家里自然就和和气气的。就像我家,我平时要是懂事点,不惹麻烦,爸妈就轻松多了。要是我调皮捣蛋,家里肯定鸡飞狗跳,哪还有“家和”可言?
最后,就是那句“家和万事兴”了。这不就是说,家里和气了,啥事儿都能顺顺利利的。就像我们家,只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聊天,那些烦心事儿好像都不算啥了。
我越想越佩服,这句老话儿真是绝了!它就像一套“家庭秘籍”,把家里的事儿说得明明白白。我赶紧跑去跟爸妈炫耀:“爸、妈,我今天可算把那句老话儿的前半句挖出来了,厉害吧?”爸妈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这孩子,总算开窍了!”
从那以后,我就把这句话当成了我们家的“祖传秘籍”。每次家里有点小风波,我就念叨念叨:“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然后,大家就都笑了,气氛也缓和了。
这句老话儿,可真是个宝。它让我明白,家里的事儿,其实就像一串糖葫芦,一环扣一环。只要大家都用心,这个家就能甜甜蜜蜜的。
镜中我:灵魂的倒影与追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