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宁拆一座庙,也不破一桩婚啊!可是呢,古代却出了这么一位,积极鼓动儿媳与儿子离婚的人。各位该说了,莫不是他脑子进水了,不然就是另有企图呗。
哎呦喂,乖乖,你可别往那歪里想,人家是那一顶一的大好人哎。此人并非旁人,正是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世人也叫他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自幼就学习刻苦,手不释卷,有超强的记忆力,是个极具才华的人,若不是他一生都致力于政治改革,说不定早拿“诺贝尔”文学奖了,呵呵。他这人啊,特爱看书,即使做地方官的时候,也坚持不懈。
在担任常州太守期间,他除了处理政务之外,业余的时间就是读书,而且,他还不属于那种水过地皮干的类型,凡他看过的书,都要认真反复的研究、思考。由于他经常思考问题的缘故,所以,素日的表情就显得格外严肃了,很少露出笑容。久而久之呢,人们便也习惯了他的这种神情。
有这么一天呢,单位里举办宴会。正当演员表演滑稽戏的时候,王安石却忽然笑出了声儿。下属官员因此而重重赏地赐了演员,并夸奖说,你的表演能让太守露出少见的笑容,实在是难得呀,理应重赏,理应重赏!
但是也有的人不相信王安石的笑容是演员的功劳。因为平日有比这次表演更可笑的事,也没见太守笑过。为了证实一下,那人就在事后找机会问王安石,您那天在宴会上为什么发笑呢?
王安石回答说,哦,当时我突然悟出来《周易》中的“咸”、“常”两卦的道理,我认为这便是有所收获了,结果一高兴,就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王安石勤于思考,工作上是个很务实的国家干部。他虽不苟言笑,但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底层人民的疾苦,大胆改革,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很受民众的爱戴。所以,他在任期间是颇有政绩的。不仅如此,他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简朴,不从流腐化,而且不像其他干部有乱七八糟的什么桃色新闻。正因为如此,在处理家务事儿方面,他也是令人称羡的。
王安石的长子王雱年少聪慧,22岁中进士,却遭子夭妻嫁,33岁抑郁而逝。王安石的长子是神童,结果抑郁了,逼死幼子赶跑妻子,只活了33岁。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改革家,曾两度拜相,主持变法。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王安石就生了个非常聪明的儿子王雱,史称其年少聪敏,并且还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王雱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客人想考考王雱,便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可是,王雱此前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见到王雱疑惑的神情,客人以为他被难倒了,没想到,只是过了片刻,王雱就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在座的人听了,无不称奇。
因为聪颖异常,王雱很快就在众多的人中脱颖而出,22岁就中了进士,仕途一帆风顺,且著作颇丰。据《宋史·艺文志》载,王雱著作有《论语解》十卷、《注孟子》十四卷,另外《集注老子》二卷中有王勇一家;另据《宋史·王雱传》载,称其有《策》三十馀篇、《佛书义解》、《诗义》、《书义》等。王雱在学术上继承了乃父之长,被时人称作“小圣人”。
另外同,王雱亦工于诗词,他的诗词写得清新自然,颇有父风,但是,流传下来的并不太多。他的《眼儿媚》清新婉倩,人所不能及——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鲜为人知的历史趣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