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说:如果强行改命,临安将会有三次浩劫,皇室会遭惨绝人伦的血洗,大多数皇亲都会因此惨死。之后我唐会昌盛千年,可皇室血脉却会非常孱弱,每代仅有一两人活下来,勉强维系李唐血脉。而君王会因此提早二十年驾崩,至多也就五年寿命,且史书上也并不会留下君王的美名。君王还是那个丢失了半壁江山的昏君,还会添上昏聩无智识人不清听信妖人妖言的骂名。而那个被骂做“妖言惑主的妖人”就是他。
君王想了三日,再次召见了仙人,抛弃了留得美名的想念,放下了君王的尊严,恳求指点。
仙人告诉君王,改立十二皇子为储。十二皇子睿平庸无能还荒淫好色,君王若立他为储,必遭群臣反对,亦会留下昏聩不识人的骂名吧。但,君王不仅要力排众议立他为储,还要暗中下旨让他继位后广招秀女扩充后宫,督促他努力开枝散叶。然后,皇子睿五十二岁时,后宫会诞下他第一百个孩子,二十三皇子,那便是本不该在此时降临的帝星。皇室的风评会越发荒唐了吧。不过,不用担心,有十六皇子贞在,中原固若金汤。
只是,那之后五年,临安将会迎来第一次浩劫,君王在临安的子孙全部都会被杀。仙人最终没把这句话说出口。
他知道,已没有必要说出口,这位君王已决意将一切押上赌桌。
“太荒唐了!”钟挽灵惊得险些从罗汉榻上跳起来。
老太君按着钟挽灵,安抚地揉捏着她的肩,苦笑道:“你跟他那时的反应一样啊。明明只是把命定之事说出来而已,却像是做了什么滔天的错事一般。”
确实是滔天的错事啊……钟挽灵有些失魂落魄地坐回榻上。这不是意味着,如今皇室纷争全是因为她太公的一句话吗?当真是逆天的妖言啊太公!
老太君抚摸着钟挽灵后辈的披发,柔声说:“所以,不是叫小晚兰不必担心吗?”
钟挽灵诧异地抬起头。她不信命,更不明白其中关联。
“齐王,他没有这个命,不管再怎么筹谋,也不可能成事的。”
钟挽灵站起身,不敢置信地望着她的太奶奶。什么帝星,她不知道。齐王祖孙会不会得逞,她也不知道。命中注定?那种东西怎么可能存在!那只是综合所有信息得出的推测和预判!人生,国运,都是人一步步走出来的!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便是出于这个道理。太公精于此道,决不会不知这个道理!她太公都做了些什么呀!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事,怎么可能认同!
“晚兰?”老太君看着沉默站立的少女,惊讶地在她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尚来不及唤出那人久违的名字,少女已先行行礼,哑声说道:“太奶奶赎罪。晚兰偶感不适,许是午间吃坏了什么,先行告退……”
老太君颔首应允,望着匆匆离去的少女,思绪渐渐飘远。
粉嫩的花瓣从花窗镂空的雕花中飘落进来,无声地落在苍老的妇人身边。她抬起头,明媚的阳光洒在画着工笔杏花的巨大花窗上。那杏花出自京城有名的画匠之手,美轮美奂栩栩如生,在这似水柔光下,就像是一片真的花影落在妇人身上。正如当年御书房外她等着他的树下。
那日,仙人脸上少见地露出了彷徨悲伤的神情,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皇宫,甚至没注意到迎接他的她。
第二日,她父皇不知为何,性情大变,力排众议,下诏立了她那风评最差的十二弟李睿为太子。同时,下旨将摇光子钟金箓逐出京城,永不得入京。
她从未想过会有这一天。仙人虽不曾入仕,却为李唐助益甚多,且又与她父皇私交甚笃,实为莫逆。别人不知,引荐仙人见驾的她怎会不清楚呢。可如今,她父皇却无情地要将人赶走。她去见驾,希望恳请父皇收回成命,可却吃了闭门羹。她那勤勉的父皇将自己关在寝宫中整整两日,谁也没见。
道藏玄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