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嬷嬷头疼地扶着额头,连连摇头。
嬷嬷正想上去唤醒这个不识体统的小小姐,老太君却轻轻拉住她,自己轻轻走到熟睡的钟挽灵身边,绕开一地杂物,坐在钟挽灵身边的飘窗上。
午后的阳光从窗外透进来,落在少女微乱的长发上,安宁而恬静。
老太君眼含笑意,轻轻拍了钟挽灵的后背。她这个小曾孙,有时真是迷糊得可爱。
钟挽灵睡得很沉,毫无反应。老太君只能加重手劲摇了摇钟挽灵的背。可钟挽灵还是毫无反应。老太君只得再加重力道,轻声唤道:“晚兰,该醒醒了。”
这一摇,钟挽灵竟从窗台滑下,重重摔到了地上。老太君和嬷嬷吓了一跳。可再看钟挽灵,竟还是未醒。
老太君和嬷嬷顿觉不妙,连忙俯下身去扶钟挽灵。
“晚兰?!”老太君将钟挽灵抱在怀中呼唤,钟挽灵依旧毫无转醒的迹象。
嬷嬷连忙去探钟挽灵的鼻息,一手摸上她的脉门,片刻后一脸纠结——鼻息正常,脉象也正常,可人就是怎么叫都不醒。
跟在边上的侍女们也乱了,不知发生了何事,更不知所措。
“快去找百草阁的钟和大夫。”嬷嬷急急吩咐道,跟着又补了一句,“别多说,不许声张。”
“是。”领头的侍女领命,连忙欠身要下楼。
老太君又补了一句:“把卜梦阁的钟澄也找来。”
“是。”两名侍女连忙领命,冲下了楼去。
钟挽灵幽幽醒来。
四周一片漆黑,似乎没有任何光源,是真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不过,这难为不了小周天修士,钟挽灵稍一凝神,睁开灵眼。令她意外的是,她居然身处一个天然的巨大岩洞之中。周围寸草不生,上不见穹顶,下不见渊底,甚至不能看见对面的山壁,除了纵横交错像石桥一般的岩石和断层,似乎什么也没有。这显然不是在书阁,甚至不在佬仙门范围内。
她记得自己应该在书阁中读书,觉得有些疲惫,就趴着小憩一会,怎生会到了这鬼地方?
钟挽灵略略探自身气脉,这一查,她竟然发现自己是灵魂体,并无肉身。可她很快稳住心神,调息运气,冷静分析。她并未身死,体内气息正常且顺畅无碍,也能感知到肉身的体感,这都证明她肉身尚存。
她是灵魂出窍了。
可,这事就有点难了。
钟挽灵在书中见过灵魂出窍之说。可一般灵魂出窍有三种,前两种皆是因为各种术法造成,还都是高阶术法。要么是害人的,那需要施法者至少是大周天灵寂境,她一介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凡修,需要大周天修士出手加害吗?要么是使自己出窍的,那更需要金丹仙君才行,更不可能了。
还有一种可能,便是肉身遭遇重大变故或者特殊环境所遭遇的奇遇。钟挽灵仔细寻思,她最后的记忆是她在书阁看书,与寻常无异。看的也不是什么奇书,是钟氏先人撰写的一本关于阵法的书籍,她也不是第一遍看那本书,只是昨夜略有所感,觉得可能有所启发,找来再读看看有何助益罢了。
现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她是身中术法,亦或者遇到了什么奇遇,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
若是知道自己在那,也许还能想点法子回转佬仙门。回到佬仙门,门中不乏有灵眼之人,可见生灵死魂,可借他们之力与族中联系。届时,自有族中高手会想法子助她魂归原体。
可现在,这里什么也没有,她要如何判断自己在哪里?
饶是冷静理智如钟挽灵,也是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处境搞无语了。
总之,先想法子,搞清楚周身环境吧。
钟挽灵定下心神,起身四处走动,或者说是飘动更为贴切。她还饶有兴趣地试了下能不能飘,结果发现飘着比“走着”要舒服,所以之后干脆用飘的了。
当然,她也想过试试穿墙。但是考虑到,周围环境不明,不排除岩壁或者地面中有危险的可能,便没有贸然尝试。
道藏玄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