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一愣,摸不准这油滑奸诈的沈胖子想整什么幺蛾子,一时还不敢轻易反驳。
“王爷何等尊贵呀,小王爷又是何等身份?即便王爷对佬仙门青眼有加,可佬仙门终究是江湖门派。王爷怎能因一时之好,让小王爷娶一个江湖女子呢?这门不当户不对,与礼教不合呀。再说了,小王爷一表人才天资卓绝。而那钟家神童不过是江湖传闻,未必名副其实。两人也未必相配呀。”
沈尚书不愧是官场巨奸,一席话说得圆润又尖锐,乍一听好似是在帮齐王说话,实际上是拿齐王的话锋攻击齐王自己,还顺便挑唆了祖孙关系,不可谓不毒。
齐王真是气得直磨牙,还说不出一句话。大家都是带着自家得意小辈来的,什么目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亏他们好意思拿这些话来说他不是。话说得漂亮,可他们自己又有何不同?
恰在此时,礼花炸响,锣鼓喧天。三处戏台合为一处,上演的戏码换成了八仙贺寿。
这是个信号,寿宴已经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接下来便是寿星送福。其实就是小辈、宾客一一上前与寿星贺寿送上贺礼,寿星与其回礼赠祝福。所谓祝福即为寿桃糕点之类,意在讨个彩头。
只是这钟府的寿宴来客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做了调整,让酒宴和贺寿以及仙戏并行。这信号则说的是佬仙门宗室子弟和门内弟子的贺寿已经结束了,轮到了宾客贺寿。
钟府寿宴的这一环节也有些特别。李老太君的寿宴来客多且贵,贺礼也是丰厚珍稀。宾客一多,礼物也杂,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大件有的小件。若是跟寻常一般,宾客带着贺礼上前贺寿。一来,若是大件与大件相遇,很难走得开,更难免有所磕碰,会伤了那些金贵的礼物。二来,各家实力不同,礼物珍贵程度也不能以大小论之,可围观者不知贵贱,难免妄加评议。无论哪种都会引起矛盾和混乱。这大寿之日,若有个磕碰闹将起来,不管哪一方都很难看。
是以,钟府安排是,司仪宣读宾客名字并报贺礼清单,宾客带着亲眷上正堂拜寿星,接寿星赠福,同时这家已经入库的贺礼让人抬着再从大门口走一趟,再次入库。这般,既免去了可能会有的麻烦,又让来客路人们看到热闹精彩,给家族长了门面。可谓是一举两得。对寻常看热闹的人来说,这可是一出好戏。原因无他,既能看到平时见不着的诸多了不得的人物,又能瞧见稀世罕见的奇珍异宝,可比仙戏杂耍有趣多了。
这次宾客中,齐王不管是论身份还是论亲疏,都是排在前位的。戏班还在改换戏台,正堂那边就有小厮来接了。这让齐王觉得很有面子,顿时也不计较刚被同僚戏耍的事了。
看着小厮迎来,齐王觉得自己胜券在握。想来也是当然。以他的身份,以他和佬仙门、李老太君的关系,讨要个未来孙媳妇,还不是小菜一碟吗?要防,也只需防着被人捷足先登罢了。更何况这次贺礼,他可是下足了成本,做足了准备的。
齐王得意地站起身,抖了抖自己衣袍,四下瞟了一眼同桌,拽起还臭着一张脸的李冠,喜不自禁地跟着小厮前去,仿佛自己已经赢了一般。
这齐王一走,其他人自是坐不下去了。前面丑话,那是齐王欺人太甚。可谁都无法否认,这齐王确实是今日来宾中优势最大的那位。当看到齐王带着他家那跋扈的孙子一出场,一众奔着钟家神童来的世家贵胄,心多少都凉了大半了。
但,来都来了,这热闹不看白不看。
齐王拽着李冠跟着小厮前去,还是在主厅门外疾言厉色地狠狠叮嘱了李冠一番,才一同进入了正堂。
堂前已经聚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反倒是戏台无人问津。
李老太君正坐在正中的日照山河图前的太师椅上,跟前站着两对金童玉女,手上捧着金盘玉裹。童男手中玉裹乘着的是寿桃糕点,是馈赠宾客的。而童女手中的金盘呈的是锦鲤花糖,是赠与孩童的。堂上也围着不少人,都是钟氏一族的老人们。
道藏玄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