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跨度有点长,写的是北辽第四位皇帝乾明帝孟拓曜与他的女儿——北辽五位皇帝,女皇孟筠馥在位期间发生的故事。在辽朝第三代皇帝天启帝孟昀晔在位期间,北辽国都由上阳迁至安阳,并更名为长宁。
卫正三年,孝期刚过,一件大案便爆发了。案件的主人公曾赟赫,和其妻符媛,爱妾刘芸儿,还有其上司荣樉和好友秦墉一时成了众人的焦点。年轻的女皇孟筠馥刚过国孝,便接到了新京兆府尹奏报上来的案子。原是发国难财,囤积居奇惹出的一个风化案件。短短一份奏报,道出了一部投机取巧,忘恩负义,自私自利的的男子上位史及最后的陨落。
曾赟赫原是长宁原京兆府尹的儿子,从小养尊处优,与秦管家的儿子秦墉从小就是密友。长大后,他考中了科举武举,当了个武官。在一次出行时,遇见了后来成为她妻子的符媛和她的朋友刘芸儿。
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夏日的某一天。那天,长宁的天阴得好像化不开的浓墨,空气中弥漫着些许潮湿的爽意。雨将落未落,凉风一阵一阵地袭来。曾赟赫从茶楼里出来时,天空已是酝酿了好一会儿了。可是雨迟迟不来。大街上已没有几个人,人们纷纷都躲避了可能到来的大雨。天空阴沉沉的,大雨将至,风凉凉地刮着,让人感觉到飕飕的凉意。
忽然雨突如其来地下了起来。天空中打下几滴豆大的雨点,继而雨哗啦啦地下了起来。磅礴急促的大雨声势浩大,有着一切压倒之势。风刮,雨斜斜地打进茶楼,酒楼,商铺。商户茶酒楼纷纷关门闭户,放下格子窗,挡住了来势汹汹的大雨。曾赟赫没带雨具,无处躲避,只得再次走进茶楼避雨。二楼雅座上,曾赟赫坐在包厢里,叫了一些茶点,听着雨声打在耳边,门微掩,向着楼道走廊和街道的窗子被曾赟赫微开着,用一根木棒支着。这样即可以避免雨被泼进来又能看到一些街上的街景。曾赟赫自己喝着茶,吃着点心,想着一边若是在酒楼便更好了,酒菜醉人,用之清爽,令人心畅快意。一边却将目光向着空荡荡的大街上瞥去。
雨势汹汹,来得快去的也快。不一会儿,雨势便有所缓和,雨小了,开始有三两行人在街上撑着伞缓缓经过。忽然,两把淡雅的油纸伞映入眼帘。那是两把女性的油纸伞,伞下佳人身姿娉婷,一如兰,一如桃。那位如兰般打扮清雅的女子引起了曾赟赫的注意。她身材似乎比旁边的那位少女个子稍稍矮些,身量适中,身姿小巧玲珑。待她抬起伞,与一旁的好友说话时,露出了一张绝美的侧颜,至少在曾赟赫看来是如此。她姿容清艳,宛如一盆橘色的君子兰。一旁的姑娘也是姿容出众,宛如桃花,宜室宜家,眉宇间却颇有几分豪爽英朗。以曾赟赫的审美,显然更喜欢君子兰似的姑娘。她的美,更合乎曾赟赫的胃口。她的美带有一种柔和宁谧,有一点兰的清雅,却又不带着兰的过分清寂,有一种俗世之情。曾赟赫看了暗暗点头,心想这真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美人儿,谦和柔善之美真是无可指摘,定是一个善良理想的好姑娘。
曾赟赫看着那两个姑娘一起走进了这幢茶楼的大门,好奇心顿起,他想知道这两位姑娘是哪家的姑娘,到这座茶楼来干什么。是仅仅是来饮茶的,还是要面见什么人?他连忙走到靠近连廊的窗子前,向下望去。
只见那宛如桃花的姑娘笑向那如君子兰的姑娘道:“芸儿,今日可要用些荷花糕?还是玉兰酥?要什么茶点随你选,今天我请客。”
被唤作芸儿的少女抿嘴一笑,“今儿就来点茶水,不必用糕点了。阿媛,今儿你不带丫鬟出来,只身一人请我到这儿用茶点,不怕回去,符大人又要说你些什么吗?”
大辽西阁公公纪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