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亦晴运气不错,抢到了白面馒头,第一个念头就是拿给老头吃。可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老头却不见了踪影。亦晴在墙根下找了一圈,哪儿都不见他的人影,心里不禁有些焦急。她四处询问,得到的回答不是 “不知道”,就是 “没留意”。也是,这么大一座城,世道如此艰难,谁会去在意一个落魄叫花子的行踪呢…… 虽然和老头相处不过短短几日,但亦晴终归是于心不忍,心里空落落的,满是失落。
亦晴在墙根边失落着,不远处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同样心情低落。亦晴一眼就认出了他,这不就是上次那个小男孩吗?看他苦大仇深的模样,想必今天是没抢到馒头,又要让妹妹饿肚子了。亦晴走过去,把自己手里的馒头递给他:“这个,给你。”
男孩低着头,闷声说道:“我不要。”
亦晴知道他是因为要强才拒绝,她见过男孩的妹妹,不过四五岁的小娃娃,早已饿得面黄肌瘦。她实在不忍心,继续劝道:“那你妹妹怎么办?”
小男孩许是想到了妹妹,眼眶瞬间红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那模样任谁看了都心疼。亦晴赶忙把馒头塞到他手里,说:“再不吃就凉了!”
小男孩接过馒头,深吸一口气,瞪大了眼睛,似乎是在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说道:“谢…… 谢道长……” 可话还没说完,两行鼻涕就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亦晴看着他这副模样,忍不住 “噗” 地一声笑了出来。
“诶呀,小道长!” 突然,似乎有人在叫自己。小男孩听到有人来,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溜烟就跑没影了。亦晴回头一看,竟然是老杜!
“道长,几日不见,还好吧!” 老杜热情地打着招呼。
在流民营的这几日,亦晴也了解了一些边军的事情,尤其是谢家的。整个世界观和周边地区都归谢家军管辖,谢家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深受皇上的信任。
老杜这个人,为人豪爽仗义,就爱开玩笑,看着大大咧咧不着调,实际上军职颇高,据说担任驻军守尉。他不过三十几岁,就能做到这个官职,想必在战场上立下过不少赫赫战功。
亦晴心里清楚,老杜对自己这般客气,是因为清风观忠义卫国的事迹。自己虽说只是个假的清风观弟子,但也不能丢了清风观的礼数,再叫他 “老杜” 实在不合适。于是,她恭恭敬敬地行了个拱手礼,说道:“杜守尉。”
没想到老杜反而有些不自在,笑着摇头说:“小道长和谁学的,咱们碎月关可不讲究这些。”
亦晴见老杜身后还跟着几个人,便悄悄问道:“杜守尉有公务?”
老杜左右警惕地环视一圈,目光如炬,嘴里却回答道:“来找几个会写字儿的。”
“写字儿?” 亦晴满脸疑惑,方才看老杜那眼神,还以为他是来抓探子的呢,这下心里松了口气。
一番交谈后,亦晴才知道,原来军中那位代写家书的先生这几日生病了,府里的文官事务繁杂如繁星,根本腾不出空来管这些事。碎月关会打仗的人多如牛毛,可会写字的却寥寥无几,军中大多都是粗人,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出几个能提笔写字的。所以老杜才想着出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寻到合适的人。
“道长……?要不要来帮忙?” 老杜试探着询问亦晴,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也不知道是希望她去,还是不希望她去。
亦晴心里盘算了一下,写字对她来说倒不是难事。从小到大,她报了不少兴趣班,书法奖杯也没少拿,这点自信她还是有的!
看亦晴有些犹豫,老杜凑到她耳边,小声说:“道长放心,军中可是管饭的,你这小身板可不能再天天喝粥了。”
亦晴尴尬地笑了笑,心想:找点事情做总好过在这里干等着,说不定在军中还能打听到更多消息,总比天天去城墙根守着强!于是,她点头说道:“我或许能帮上杜守尉。”
相思不语—江山不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