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旁的老人赶忙替陆亦晴解围:“军爷莫拿小道长开玩笑了,这小道长是清风观来的,那里一众道人皆是为护国而死,若真是什么舍弃红尘,又怎会是如此境地・・・”
“护国而死……” 陆亦晴心中一震,终于知晓为何偌大一个道观,却只剩下五个人。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她原以为是世道不安,大家都逃难去了,没想到背后竟藏着这样一个悲壮的故事。想到观主这些年独自承受的苦难,她不禁心生敬佩,也有些心疼。
或许是清风观的故事太过惨烈,惹得众人一时沉默不语。石洞内忽然安静了下来,似乎大家对这件事都有所耳闻。陆亦晴虽满心好奇,可自己现在的身份是清风观弟子,实在不便多问。她望向洞外,呼啸的风声此刻仿佛汇成了一首哀伤的挽歌,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孩子的烧果真退了一些。大胡子欣喜若狂:“小道长,想不到你还真有办法!”
陆亦晴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事儿她也没十足的把握,并不是所有的物理退热法都一定有用,只是凑巧罢了。“凑巧罢了……” 她谦虚地说道。
“这事儿多亏了小道长!还有,你叫我老杜就是了。” 老杜热情地说道,说完他指着那个黑皮肤的将士道,“他呢叫谢良,方才只是与你开玩笑罢,你莫放在心上!”
陆亦晴悄悄探头看了一眼,谢良也冲她点了点头。老杜是个话痨,一听他说话就知道是个热心肠。谢小将军许是累了,靠着石壁闭目养神。
风渐渐停了,众人准备启程。石洞前,大胡子叫住了陆亦晴:“道长既是要去玉苍山,便要过碎月关的,你孤身一人,大家就一起走吧,反正也顺路!”
陆亦晴心中暗自窃喜,看来自己靠着清风观的身份,蹭到了免费的保镖。“谢谢军爷!” 她感激地说道,“我原以为边军都不苟言笑呢。”
“哈哈哈。” 大胡子爽朗地笑了起来,“又不是在军营里,自是不必板着脸,谢家驻守碎月关几十年,军民一家,纵是位高权重也从不摆架子的。”
一路上,陆亦晴对宸国有了些基本的了解。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 “宸”“启” 两国交恶已久,双方互不相让,边境骚乱不断,大战一触即发;二是道教乃是宸国的国教,当今的国师便是玉苍山紫霄宫的弟子。陆亦晴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现在这个道士身份,应该不会有人刻意为难她。
碎月关城内,进了城门,大家相互道谢后便各自散去,老杜也背着孩子去找大夫了。陆亦晴对着谢青铉说道:“一路上多谢小将军照顾。” 谢小将军话不多,只是微微点头应了一声。
谢良跑了上来:“道长去哪里来着?玉苍山?”
“恩。” 陆亦晴点头答道。
谢良摇摇头:“我看,暂时去不了。”
“这是何故?” 陆亦晴心中一惊,难道是他们反悔了?不会真要拉自己去充军吧?
谢青铉抬头,指着城墙上的告示:“你看那边。”
陆亦晴望去,只见告示上写着官道被毁,修葺需要些时日,最快也得十天。她不禁苦笑,老天爷可真会开玩笑!早知道出门前就该让观主再给自己算一卦,挑个良辰吉日出门也好啊。
“道长还是不要走小路的好,免得遇到山匪。” 谢良故意吓唬道。
陆亦晴本就一脸愁容,听了这话愈发黯然。一旁看告示的大姐见此,连忙安慰道:“这位道长莫急,军爷没有骗你,过几日同此处的流民一起出城,更稳妥些。”
陆亦晴点头,感激大姐的好意,可脸上的愁云依旧难以消散。她身后的两人看着这一幕,也知道她在发愁什么。谢青铉用手肘碰了碰谢良,示意他上前给陆亦晴些提示。
谢良立刻上前对陆亦晴道:“逸尘道长若无处可去,往城西便是,流民都聚在那里,知府每日有人送去吃食,不必忧心!”
此刻,陆亦晴也分不清自己是运气差还是运气好,能遇到如此仗义助人的边军,或许该算好运吧。她连忙谢过二人,往城西走去。
相思不语—江山不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