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蜀汉军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军队的规模不断壮大,战斗力也日益提升。但刘禅心中清楚,要想让军队真正成为复兴汉室的利刃,还需要培养出一批忠诚且善战的将领。而在他的计划中,储君参与军事,便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这日,刘禅将太子刘璿召至跟前。刘璿虽年纪尚轻,却已初显英气,眼神中透着一股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渴望。
“璿儿,如今我蜀汉全力改革,军事为重。朕有意让你参与军中事务,你可愿意?”刘禅目光温和地看着儿子。
刘璿眼睛一亮,激动地拱手道:“儿臣愿意!儿臣一直渴望能像祖父和父亲一样,驰骋疆场,为蜀汉建功立业。”
刘禅微微点头,欣慰地说:“好,不过军中之事,艰难险阻无数,你切不可掉以轻心。朕会安排老将魏延先带你熟悉军务,你要虚心学习。”
刘璿郑重地点头:“儿臣定当谨遵父皇教诲。”
次日,刘璿便来到了军营。魏延早早就在营帐外等候,见刘璿前来,连忙行礼。
“太子殿下,从今日起,末将就带您熟悉军营诸事。”魏延脸上带着几分期许,毕竟这储君掌兵,意义非凡。
刘璿还礼后,急切地说:“魏将军,还请您多多指教,我想尽快为军队出力。”
在魏延的带领下,刘璿开始深入了解军队的编制、训练、粮草调配等事务。每日天不亮,他就跟着士兵们一同出操训练,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从不缺席。士兵们见太子如此勤勉,也都备受鼓舞,训练愈发刻苦。
然而,军中并非所有人都支持储君掌兵。一些保守的将领私下议论纷纷,认为太子身份尊贵,不应轻易涉险,而且军中事务复杂,恐他难以胜任。
这些话传到了刘禅耳中,他并未动怒,而是决定召集众将,公开此事。
在军营的校场上,刘禅威严地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的将领们。
“诸位将军,朕让太子掌兵,并非儿戏。太子勤奋好学,心怀壮志,他需要在军中磨砺,将来才能更好地守护蜀汉。”刘禅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军营上空回荡。
这时,一位老将站了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太子身份特殊,若在军中遭遇危险,该如何是好?况且军中规矩严格,太子能否适应,末将实在担忧。”
刘禅微微一笑,说道:“将军的担忧朕明白。但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不经风雨,如何能担当大任?至于军中规矩,太子一视同仁,若有违反,与普通士兵同罪。”
众将听后,纷纷点头。他们见刘禅态度坚决,且考虑周全,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疑虑。
刘璿在一旁,挺直了腰杆,大声说道:“诸位将军放心,我定会遵守军规,刻苦学习,不负父皇和大家的期望!”
从那以后,刘璿在军中的地位逐渐稳固。他跟着魏延学习排兵布阵,与士兵们一同研究新的战术,还时常深入士兵中间,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在他的努力下,士兵们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整个军队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而刘禅则在后方,继续关注着军事改革的其他方面,不断完善军事制度,调配资源。蜀汉的军队,在储君掌兵的新气象下,士气高涨,向着更为强大的方向飞速发展,随时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再现大汉第三帝国的辉煌而拼搏 。
魂穿刘禅,再现大汉第三帝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