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未央被赐死的消息,李长乐颇有些愕然。
叱云南:夫人,李未央已经死了。
李长乐:我只是没有想到……
叱云南:什么?
李长乐:这个死法,还真是……
真是没想到,前世,拓跋浚用一杯毒酒结束了她的生命,这次,又用同样的伎俩结束了李未央的生命。同样都是杀人,还为自己找了这么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真是伪善的很。
拓跋浚虽然成功当了皇帝,很下心来杀了李未央后,博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有太后在背后支持,也有不少人动了将女儿送入宫中的心思。
只是,拓跋浚的心思却不在此处。
他一直想着拓跋焘死的那天发生的事情。
叱云家,已经完全脱离皇家的掌控了。
一个敢对皇帝无礼的大将军,皇爷爷不想留,他也不想留。
即便此事确实是皇家亏欠叱云南,却也不得不做。
毕竟,没有哪一个掌权者愿意身边有一个随时可以代替自己的人。
拓跋浚多次在朝堂上针对叱云南,属实吓破了一堆人的胆。心里都犯着嘀咕,他们的这位新帝难不成是不喜欢皇位?非要这么作死。
新帝登基,政局都要许久才能稳定下来。没了武将支持,他凭什么?
再者,当今世道,叱云家的风评可比拓跋皇家好太多了。
新帝若是执意如此,不用叱云大将军出手,只怕就会有宫变发生。
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难不成新帝不知道?如今的皇家早已是摇摇欲坠,他不清楚?
大臣们这么想的,百姓也确实这么做的。
这或许应当是大魏开国以来唯一一个像笑话一样的宫变了。
宫墙外,拿着擀面杖和爬犁还有棍子的百姓还没有拿起来,看守宫门的士兵就先跑了。
也合该是拓跋浚倒霉,当日值守的士兵有一个兄长,死在了他带着李未央逃婚后,大魏与刘宋的一次小摩擦中。
对于这件事情,他一直怀恨在心。无奈对方位高权重,又是皇亲,他根本奈何不了对方。
如今,百姓不满当今圣上,他也乐得做个好人,放这些人进去。
一个胆子大的,拿着一口铁锅罩在自个儿头上,试探着走了几步,宫墙上却是一只箭都未曾落下。
这些人,要么和之前的那几个士兵一样,要么,是叱云南的人,要么,是聪明的想留得一条性命。
今夜百姓这般作为,看似杂乱,背后则是有人推动着这一切。
不然,就凭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会这样提前通好气,再同一晚这般不要命的在宫墙外吵闹?
他们有预感,那个人会成功。那个人也应该成功。
在乱世,那个人,比拓跋氏的任何人都适合当他们的帝王。
皇宫里陛下宫殿失火,与陛下在一起的还有李昭仪。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有早起卖菜的几个小贩看到有金龙与金凤凰相继冲入叱云家,随后消失不见。
这是天命所归。
当天,叱云南和李长乐就一起被迎入了宫中。改国号为祁。
按理,应当只先迎陛下进宫,只是,早上发生的事太过玄妙,无人敢违背上天旨意。说是恐惹怒上天,徒生事端,便一起迎了皇后入宫。
这场所谓的宫变,只有拓跋浚与李常喜二人被烧成了焦炭。其余宫人无一人受伤。
宫外的,也只有李尚书一家惨遭灭门,其余官员亦无一人伤亡。
当然有人知道,那所谓的龙凤是假的,只是,拓跋家的人实在都太过多疑了。叱云南当了皇帝,只要他们不惹事,并不会怎样去触碰他们的利益,昨夜他们家中无一人就是最好的证据。
而且,乱世之中,需要一个能文更需要一个能武的皇帝。如此,才能保京城长盛不衰。
长乐字仙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