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表哥,你先出去走走吧。
李长乐:我想和娘娘单独谈谈。
看着李长乐一脸不容置疑的样子,叱云南也只能压住了心里的疑惑。
叱云南:好,我出去等你。
等到叱云南离开了之后,太子妃的神色才轻巧了一些。
太子妃:长乐,你真的想清楚了吗?婚姻大事,绝非儿戏。
李长乐:娘娘,这已经是长乐思虑再三的结果了,娘娘也知道,外祖母她是最疼爱长乐的,如果长乐不愿意的话,整个叱云家都不会有人敢逼着长乐同意这件事的。
太子妃:大将军与你确实般配,只是将军他必然是长年在外。
李长乐:娘娘,大魏的边疆如今已经不像先前那样战乱频发了,即使是有战争,我相信表哥他始终都会毫发无损的出现在我的面前。
李长乐:我信他,就像是他信我一样。
太子妃见劝不动她,只好叹了口气。
太子妃:你能这样想是最好的。
李长乐:娘娘,长乐方才看到殿下他神色不是太好。
李长乐:娘娘这次突然将长乐找来,长乐也明白娘娘的意思。
李长乐:只是长乐对殿下从来都是朋友之间的情谊,若说的亲近点,长乐始终只是将殿下当做兄长一般看待。
太子妃又怎能不知李长乐是不是始终都将浚儿当做兄长看待的?若不是没有李未央惹得浚儿做出的那些糊涂事,叱云家又怎会不允长乐嫁给浚儿?叱云南一个常年在外的人,又怎么可能敢对长乐表明自己心意?
太子妃:你与浚儿一同长大,我当然是了解你的。
太子妃:我只是害怕啊。
太子妃:长乐,你也知道,这一月之期就快到了,你看浚儿现在是好好的,可是我真的害怕,他哪天突然想起来了,又会去跑去找那李未央。
太子妃:陛下因为他和那李未央的事情已经很是生气了,如果他解了禁足后还是不思悔改……
太子妃:就算是浚儿自己想不起来她,你觉得以那李未央的性子,既已在皇宫里瞧见了浚儿,焉有不向前凑的道理?
李长乐:未央她,这次被陛下罚的这么重,应该不会了吧?
太子妃:长乐,你还是太小了。
太子妃:你且看看那七姨娘,整日里病恹恹的,到今日不还是活的好好的?你不觉得奇怪吗?她生了病,你母亲想拿捏她太过了都不行。
太子妃:有这样的生母,你觉得李未央能简单到哪里去?
太子妃:我现在只能每天的求神拜佛,祈祷浚儿不要被那李未央给迷惑了去才好。
李长乐:娘娘,既然这样,为何不从别的地方下些功夫?
太子妃:嗯?
李长乐:不如,先给殿下去个侧妃或庶妃,只要能让殿下忘了未央不就好了吗?
李长乐:而且,以殿下的身份,就算是先娶了侧妃,依然会有世家小姐愿意嫁给殿下做正妻的,所以,这件事情也无需担心。
太子妃:我也不是没有过这个想法,可是,去哪里找合适的人呢?
李长乐:娘娘,长乐有一个人选。
太子妃:谁?
李长乐:长乐的堂妹,李常喜。
太子妃:常喜啊?本宫是有些印象,说说你为什么给我推荐她?
李长乐:常喜她性子活泼但是出格之事绝不会做。而且她的样貌与未央相比不差。相信有她在,殿下未必会想起未央了。
李长乐:而且四妹她身体一向很好。
太子妃:当真?
李长乐:长乐什么时候骗过娘娘?
李长乐:更重要的是,四妹她是尚书的侄女,但并不是尚书的女儿,日后殿下不会影响娶正妃。
太子妃似乎还有些不太放心,想要再试探一下。
太子妃:可是李家不是还有个三小姐吗?
李长乐:娘娘知道此前狩猎的时候长乐弑父的流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吗?
太子妃:她是你三妹啊。
长乐字仙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