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回了李家,好在,李未央与李老夫人也没有出来,叱云南一如既往的挂着一张脸,李潇然也看不透他到底是生气还是没生气。
不过,叱云南走的时候并没有提要带着长乐一同回去,李潇然也勉强放下了心来。
只要长乐回来了,那就代表李家与叱云家已经冰释前嫌了,在朝中,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难他了。
只是,李潇然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的风雨这才是刚刚开场而已。
第二日早朝的时候,拓跋焘果然说了这件事情。
拓跋焘:朕听闻近日边疆刘宋处有异动,不知各位爱卿有何看法?
拓跋焘:高阳王,你先来讲一讲吧。
拓跋浚:回陛下,臣认为应当立即准备粮草备战。灭一灭那刘宋的威风。
刘宋王朝不比大魏以武立国,就算是大魏经了这次的水患,只要是准备充分了,对付起刘宋来也未必会输。
拓跋焘:东平王。你怎么看?
拓跋翰:陛下,臣认为大魏刚刚经历劫难,实在不易劳民伤财,应该好好修生养息。
拓跋浚:那皇叔的意思是要与他们求和吗?我堂堂大魏,难不成要不战而败?!
拓跋焘:东平王。
与刘宋求和,说实话,他抹不开这个面子,但是,他也实在不愿意看叱云家风头日盛了。那叱云家族就算是有从龙之功又如何?功高盖主的东西到底留不得。他还想找个差错夺了叱云南兵权,实在不想让叱云南继续带兵打仗了。
拓跋翰:陛下,臣认为不妨与派出使臣与刘宋和亲。
拓跋浚:和亲?皇叔,我们还没有亲眼见到刘宋的军队,又焉知最后谁会胜出?皇叔为何要说出此种话来?
拓跋翰:难不成,高阳王有更好的办法能免此劫难?
拓跋焘:大将军,这事你怎么看?
叱云南:陛下,臣今日上朝前收到了边疆线人的消息。柔然王的贴身护卫兼大将近日也时常上边疆走动。
叱云南:如果与刘宋开战,臣不敢保证柔然会一直安分。
叱云南:再者,宋人狡猾,柔然人善战,以军中现在的粮草不足同时与刘宋和柔然开战。
拓跋焘:好,朕知道了。
听到“柔然”二字后,拓跋焘又是一阵的头疼。
柔然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果当真与刘宋开了站后那柔然人又跑过来,只怕,就算是叱云南能守得住城,也得死不少的人。
而且,到时候,百姓只会感恩叱云南拼死保住了他们性命,别说是感恩皇室了,只怕他如果出宫都能被唾沫星子给淹死。
毕竟,和亲的话,只是交出去一个公主而已。
拓跋浚:可是陛下,难不成真的要让我大魏的公主去和亲吗?
拓跋翰:刘宋人当然配不上我大魏的公主。
拓跋焘:哦?那东平王的意思是?
拓跋翰:陛下,李尚书家的二女儿是陛下先前亲封的安平县主。想必县主想出救灾之策的名声也早已传到了刘宋。
拓跋翰:臣认为,若用此女和亲,即便不是我大魏公主或宗室女,刘宋想来也会接受的。
那些本来提心吊胆的官员听了这话后纷纷的松了一口气。
叱云南:陛下,臣认为东平王殿下的想法可以一试。
拓跋浚:皇叔,叱云大将军,你们难道真的要将大魏的安危放在一个女子的身上?
叱云南:难道,高阳王殿下有更好的人选?
拓跋浚:……
拓跋浚:陛下,李未央是臣喜爱之人,还请陛下开恩。
拓跋焘:朕意已决。
拓跋焘:各位莫要再说了。
长乐字仙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