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国边境,北郡中。
一封八百里加急传书将整个北郡给震动。
“西川王反了,20万大军一路东征直抵咱大梁国边境啊!”北洲城来的将士一个扑通跪在地上带着哭腔道“北郡上七城如今只剩这主府城和我家李将军的北洲城了,但如今北洲九万精锐,活下来就只有那区区三万了。”
话音未落,郡主李端连忙差人将北洲将士扶起,随即走下台阶沉重道。
“李将军的意思是……找我借兵不成”
将士拱手道“将军正是此意”
李端回到上坐,拿起桌上已经冷掉的茶,品了一口神情才缓缓舒张,静静的想了一会,但随即脸色又变得紧张起来。
“李将军是我一手带大的,不管是从家国还是从亲情方面出发,我都理当出兵支援,可……”
李端话还没说完,便被一旁的大将汉峪打断,“大人,下官营中有兵马七千,愿往之。”
李端正愁无法动员士气,汉峪便将台阶递了上来“好!我大梁就需要上将军此等武将,吾许你自带麾下兵马北抗叛敌。”
随即望向其它武将“可有前去者,吾自当赏千两黄金”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话毕,各路将军便争先恐后愿率兵北抗敌。
“我愿率兵九千前去”官将尚自忠上前道。
“下官愿率玄甲骑三千往”千骑长吴盼拱手上前。
“许了”李端将一块玉佩放在案上“好!既如此我也随一万北郡侯骑。”
第二日,清晨。
“封汉峪为总督军兼三路总将军,尚自忠为左将军,吴盼为右将军,左右前锋各为王氏父子,总率兵马三万北援抗敌”
汉峪与众将士祭旗闭,便浩浩荡荡使向了北洲城
北郡的晨光还带着几分寒意,三万大军在北郡城外集结,旌旗蔽日,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李端站在城墙上,目光如炬,望着即将出征的将士们,心中五味杂陈。
汉峪、尚自忠、吴盼等将领身披战甲,英姿勃发,他们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不仅关乎北郡的安危,更关乎大梁国的命运。在祭旗仪式结束后,大军缓缓启程,马蹄声、战鼓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激昂的战歌。
沿途,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为将士们送行,他们的眼中既有担忧也有期待。李端站在人群中,望着远去的军队,心中默默祈祷,愿大梁的神明保佑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平安归来。
大军一路疾行,士气高昂,仿佛连天空都被他们的气势所震撼。而前方的北洲城,正等待着他们的救援。
随着三万大军的浩浩荡荡,北郡的尘土被扬起,仿佛连大地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决战而颤动。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每一面旗帜都像是在诉说着大梁国的荣耀与尊严,每一面旗帜都承载着将士们的热血与决心。北洲城,
这座曾经繁华的边陲重镇,如今已被战火的阴影笼罩。城墙上,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见血迹斑斑,那是北洲将士们用生命铸就的防线。汉将军的三万精锐,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这座疲惫的城市带来了希望。
大军抵达北洲城外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如血,洒在将士们的铠甲上,映出一片肃杀的红光。汉峪站在北洲城的城墙上,望着远方的西川叛军营寨,那里的篝火已经燃起,如同恶魔的眼睛,在夜幕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大人,敌军营寨戒备森严,我军若要进攻,需谨慎行事。”吴盼站在汉峪身旁,目光如炬,扫视着敌营的每一个角落。汉峪微微点头,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艰难。西川王的二十万大军,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大梁国的边境。但汉峪的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坚定的决心。“传令下去,各营将领集合。”
汉峪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战鼓的敲响,让每一个将士的心中都充满了斗志。不一会儿,各营将领齐聚城楼,他们身披战甲,手持兵器,眼神中透露出无畏的勇气。
逐鹿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