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获得了比第一部还大的名气,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极少数的成功续作,里面的施瓦辛格从反派机器变成了正派机器,剧情设定的反派为更先进的T-1000液态终结者,这无疑是电影史上的又一次创新,一提到液态机器,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终结者2。
不仅仅在创新上有所提升,在剧情刻画方面也是比第一部下了很大功夫,尤其是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竟然开始慢慢理解了人类的感情,在最后沉入钢水之后伸出的那个大拇指也成为了终结者系列电影中最感人的泪点。
终结者2也是唯一一个能与阿凡达平起平坐的电影,它们这两个电影的评分均为8.8分,均获得了奥斯卡金奖,均好于百分之九十八的动作片、科幻片,书写了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
1991年,被影迷们盼望已久的《终结者2》终于浮出水面,这部影片震惊了影坛,并且赚得了2亿美元的国内票房,获得了六、七项奥斯卡奖(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最佳化妆和最佳音效剪辑等奖项)。
无疑,这部影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个会变形,脑袋被霰弹枪打出一个大窟窿但能够很快恢复的液体金属人T一1000,当观众第一次看到"他"在大银幕上的表现时,无不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终结者2》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人们终于相信,电影表现已经无所不能,唯一的制约只是人们的想象力。从此,电脑生成影像在好莱坞大行其道,恐龙、外星人、龙卷风、小行星纷纷登场,人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神奇画面。
但《终结者2》的出色之处绝不仅仅在于创造了单个的特技形象,它在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表现。 除了变形金属人的惊人"表演",本片还安排了打斗、枪战、追逐、爆炸等各种刺激性场面,这些场面合理搭配穿插,既满足了观众的感官需要,又成功地避免了堆砲和重复。在每个单个的场面中,卡梅隆也发挥了卓越的导演和剪辑才能,在场面调度、蒙太奇的使用和时间的控制等方面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终结者2》中,从未接受过正规电影训练的卡梅隆表现出惊人的成熟和老练。这个相对复杂,多线推进的故事被他讲得有条不紊,节奏也被控制得张弛有度,是极好的编导结合的范本。可能正是因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缘故吧,卡梅隆没有什么理论上的包袱,他广泛吸收各种类型片的养分,创造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简洁、实用的摄影和剪辑方法。 但光靠出色的特技和编导的技术,并不能造就一部出色的电影,《终结者2》还有灵魂一一扎实的主题和丰满的人物。
《终结者2》的故事探讨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类能否避免因为自己的愚蠢和贪婪而造成的灾难,而这个主题又是建立在一种非常具有预见性的假设的基础上。
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可能使机器自然地产生自我意识,从而对人类造成灾难。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卡梅隆着意塑造了几个特色鲜明的人物,除了琳达·汉弥尔顿的女性英雄主义形象和爱德华·福隆扮演的英姿飒爽的少年英雄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阿诺德·施瓦辛格演绎的"终结者机器人T一800"。
编导成功地挖掘出这位"肌肉明星"身上的表演潜能,把片中那个"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杀人机器表现得丝丝人扣,非常令人信服。在一部成功的科幻动作片里,只有思想和人物提供血肉,特技效果的丰富羽翼才能附在上面,带动着观众的想象力展翅高飞,《终结者2》正是这样一部影片。 当然,以艺术片的标准衡量,《终结者2》的思想当然比较浅薄,人物也比较平面化,但对于一部强调视听效果的科幻动作片来说,这样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刻画恰到好处。
终结者:废土纪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