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的高卢战事是他戎马生涯的重要篇章,因为在打仗之余,他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一直在直播战事,无论是打仗还是写文章,他都具有大师级的风格,他曾经写过的一本书-- 高卢战记,原来可能是他向罗马元老院做的年度工作总结,但成书以后,行文流畅自如,将惊涛骇浪般的杀伐写的如深谷幽涧般不动声色,从中可以感觉到他从容淡定却极为强大的心理能量,从这本书里面简练最重要的来了解一下吧
上一节,他渡过莱茵河,让日耳曼的蛮族领教了现代战争的威力,在出击日耳曼前,他先平复了外高卢最猛的部落厄尔维几人的南迁行动
厄尔维几人大约发源于现在的瑞士境内,生活在莱茵河,汝拉山,罗纳河之间的地带,原本日子过得不错,但按照恺撒本人的说法:这帮人天生好战,被夹在这样的环境里,发展的空间有限,如果想对外发展,攻击邻居都施展不开手脚,于是这帮人就在首领的煽动下,做了两年的准备,开始大规模南迁,找个宽敞的地方欺负别人 壮大自己,临走的时候还烧掉了自己的村子和镇子 ,在恺撒接任高卢总督时,这支武装就开始在这块儿大地上游动了
他上任的第一战就是阻止这支武装乱跑,一边追袭,一边集合部队,终于在阿拉河畔追上了大军 ,当时的他们已经开始渡河,大约度过了3/ 4的人,剩下那1/ 4落在了恺撒手里
这群人落在他手上自然不太幸福,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杀掉的这群人正好属于一个叫几古林尼的部落,这个部落曾经在公元前107年跟罗马交过手,干掉了领军作战的执政官,还逼着罗马军队钻了轭门
钻轭门是罗马军队对战败者的最大惩罚,将两只矛插在地上,上面再搭一只矛,形成一个小门,战败者从这个小门通过,算是一个投降仪式,这个动作被认为是对罗马军人最大的侮辱,凡是这样的将领,罗马基本可以判定他已经死了,如果还苟且偷生,会引来整个罗马的谩骂
恺撒歼灭了这个曾经让罗马军团受过奇耻大辱的部落,整个军队是士气轩昂,踏下岭大桥渡河,因为厄尔维几人搭桥,用了20多天
所以他们认为罗马人过河怎么也要半个月,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罗马的士兵在一天之内就全部渡河,惊恐万状的他们顾不上研究恺撒是,如何空降到面前的,赶紧议和,事实证明,这些蛮夷部落就是不学好,恺撒作为一个受过罗马高级文明熏陶的大知识分子,有人谈判一般是接受的,但他发现,这帮人过来不是谈判的,而是过来恐吓的
那就只好给他们一点教训了,这一场战争的结果是:厄尔维几军团参加迁徙徙的人数大约40万,幸存的被恺撒强制返乡的人口是11万,可怜这帮家伙妻离子散财物损失严重,还要跑回原住地,把自己烧掉的房子重新盖起来
从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5年,这几年的时间里,恺撒的军队在这个地区纵横无忌,摧枯拉朽,横行霸道,基本占领了外高卢地区的中部和北部,有些历史悠久的部落和民族直接被灭族,休息了几天,恺撒登高望远,目光越过英吉利海峡,落到了不列颠群岛上,据他自己说,他征战高卢这几年,几乎每一场战役都能在敌方阵营里看到不列颠,过来帮忙打架,既然这个小岛不学好,他就准备到那里展示一下军威,以绝后患
居住在不列颠沿海地区的人主要来自高卢北部的比尔及人,而这些人很早就渡过莱茵河到高卢定居繁衍的日尔曼人后代,不列颠内陆则是一些岛上的土著,这些土著依然过着原始状态的生活,但是这些看起来落后的不列颠人,却让恺撒费了不少功夫,公元前55年至公元前54年,他经过两次艰苦卓绝的跨海远征,总算勉强让不列颠臣服,此后不列颠要向罗马缴纳税赋,还要定期送人质,向罗马以示忠臣
公元前53年,恺撒占领了高卢大部分地区,在各重镇和交通要道建立常驻军营,要求各帮提供人质,纳贡,服从他的军事调度,听从罗马的统治
罗马帝国——一代豪强的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