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介绍了北方的那块维斯纳尔的中心陆地在帝国覆灭后的状况,以及一些帝国时代的奇异珍宝和蕴含力量之物。
这块大陆,呈箭矢状,亦或是说三角形状。
埃尔达利山脉和白色山脉构成的联合山脉横亘于大陆的北方,在米斯林湾处有一缺口,维斯纳尔帝国在此处建有埃兰娜港。古代,由此处出发的航船可经极北的希斯路姆海,环绕整个宁黛尔罗斯半岛,顺着贝列盖尔寒流,再绕过环抱半岛,到达大陆西部的阿瓦隆尼地区的安督尼洛斯城,那是西部的中心,如今,却被血族的约瑟夫·维洛“镜舞者”所占领。纳国斯隆德的帝国势力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在这一路径上,有着斯达利尔、艾斯梅尔、凯罗利尔三个海湾,它们依次分布在希斯路姆海和宁黛尔罗斯半岛的西边海岸。然而,最南端的凯罗利尔湾因为贝列盖尔寒流的原因长年封冻,因此也没有多少航船会在此停留。
凯罗利尔的南边,是环抱半岛,半岛上群山连绵不绝,阻塞了一切外来的邪恶,或是任何试图探寻古老帝国秘密的探险者。在群山环抱之中,维斯纳尔人的源起之地图姆拉登格斯利尔,一片废墟,杳无人迹,然而如今人们已经遗忘了这里,只有古老的皇室的后人中的极少数才知晓进入此处的方法。
环抱半岛在远古时代中隶属于帝皇的阿瓦隆尼总督所管辖,其首府安督尼洛斯位于能宁半岛上,北侧为隆尼湾,南侧则是能宁湾以及凯斯拉维亚半岛。在这一地区的沿海,有着众多拥有丰富矿产的岛屿,被称为防御群岛。因为古代,帝国舰队正是借助这些小岛,击溃了一次又一次血族海军进攻。
从安督尼洛斯向内陆行进,有着三条河流:能宁河、泰格林河、纳洛格河。在它们的入海处的土地上建有法拉斯诸港:奥濛泷斯、艾格瑞拉斯图、莫尔加里安、凯那罗雅。这些港从西向东依次分布,除奥濛泷斯外,其余港口都处在纳洛格河的纳国斯隆德王国统治下。
能宁河和纳洛格河间的土地被纳国斯隆德的维斯纳尔人称为多尔努格力乌斯“战争之地”,因为血族的维洛麾下部队一直与纳国斯隆德军队在这一区域征战不休。这一区域没有多少人聚居。
在最东边的纳洛格河东岸,离发源地很近的上游,有一处高地名为法罗斯,高地上树木茂密成荫,在其之下,第三亲王和第四亲王的后人纳达利斯和玛诺丽雅(即奈布和玛尔塔)统治着自泰格林河至艾兰顿西的纳国斯隆德王国。而纳国斯隆德要塞自帝国时代便有了,经历几千年的营建修整,已经成为整片大陆上最坚固的人类堡垒。
要塞的正东方,由阿皮亚大道同帝都旭日相连,大道的南北方各是一片桦树林,称为陶尔-明登-云莱斯尔,“被分割的林地”。
帝都旭日,位于整片大陆最长的河流-加拉希里安河的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雅米纳斯瀑布之上几里格。加拉希里安河发源于白色山脉的最西端的埃兰娜山中,紧邻北方的埃兰娜港。自此处向正南方向行进数百里格后,转向西南方向,再延伸约一百九十里格后注入巴拉尔海。
加拉希里安河之东是帝国的埃斯托拉德、瑞吉安和拉莫斯地区。
瑞吉安和艾兰顿西分别位于帝都的东西两个方向,拱卫着旭日。而拉莫斯则紧邻希姆拉德山脉,帝国末期,中兴者皇帝克里昂而是便是在此处修建了希姆拉德防线,因为当时血族的舰队已经从南方绕过伊宁恩纳,在东边的阿德嘉兰“绿草如茵之地”登陆,帝皇派出的大军在平原上与血族激战,使得那地充满了敌对双方的怒火,变得黑暗和可怕,于是改名为安法乌格利斯“黑暗与灰烬聚集之地”。
安法乌格利斯与东边的帝国领地有一道极长极宽的塔拉斯山系隔开,只在塔拉斯山脉和希姆拉德山脉之间有名为阿格隆的隘口相连。希姆拉德防线也涵盖了此处。最多时,这道防线上有近千万驻军;因为那时帝国人口多达一百四十余亿,而如今随着第一亲王家族的覆灭,人口锐减至二十余亿,原来曾经繁华富庶的大片土地都成为了荒原。
落幕时繁华:我介绍的是这个架空世界的地图。
先祭:荣耀的代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