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长久的爱情,那只会出现在小说里,承载着人们的渴望。更何况她的初恋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好的恋爱体验,因此接受他的表白另有深层原因。
她一向看重精神上的慰藉,而物质上的更倾向于自我独立。很大程度上她接受这场缘份,是因为他所给予她的心灵共鸣。这也许听起来很扯,但在当时是不可抗拒的命运齿轮,为此她一度认为他就是她的灵魂伴侣。
依旧是太过肤浅。不过就是对一些事情拥有共同的看法,就让她荒唐的如此认为。
这场缘份的因果,她也认了。不管怎样,这终归是一次成长。
刚开始时,一切都很好。该笑该闹,该学该背,给彼此都留下了足够的缓冲空间。她曾无比的感谢上天给了她这么一个体谅她的伴侣——远远超过了她的初恋。更让她心动的是,她与他所做的约定:以学习为主,在学校里见面以随缘为准则。
高三,她十分注重自己的身份,她是一名高考备考生,她不容许恋爱占比比学习更多。而这个约定,算是给了她一颗定心丸,让她觉得这场恋爱会是正果。
对于爱情,她会想起很多东西:《傲慢与偏见》《怦然心动》《面纱》《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等一系列书籍或者电影。再比如《安娜·卡列妮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她从小到大看过的书数都数不过来,这些书籍也都成为了她最最珍贵的精神养料,支撑着她走过了人生的前十八年。爱情,对于书籍中作家们想要表达的自身思想内核来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这些书籍或是电影,都形成了她的恋爱观。
在遇到初恋之前,她也是一个对爱情有过幻想的女孩,梦幻的,童话的,就像所有的王子和公主一样都有“happily ever after”的结局。现实与想象总是不着调,反骨不对付,失望总是接踵而来。
观念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更加深刻,对于书中的话语有了更好的感悟。
爱,是责任,是细水长流;也是热烈,是海枯石烂;同样也是宁静,是知足,是包容,是各种各样的,但是一定要是现实的。
不是每一段爱情都能做到如此,符合这些条件的不一定是爱情;爱情,也可是扭曲,是偏执,是病态,是畸形,是痛苦......哪有那么多乌托邦。
她清晰的记得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你应该感到幸福,跟我谈恋爱的女孩子我可以不顾一切的去爱她。她笑着的嘴角突然间变得僵硬,每一秒钟都是牵强。
他说的这句话其实并没有什么,只是当她真的听到这句话在耳边真实的环绕后,她觉得,不,不能那样。在这句话里,感动的成分是有的,更多的是后怕。开什么玩笑,做到连家人都不顾吗,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顾吗?只一字:傻。
还有后来,他厌恶的规矩。因为年级主任有一段经常找她谈话,所以在那段时间里他对规矩,对年级主任格外的排斥——谩骂,冷脸,不问老师好——她觉得那没必要。那样整得她好像很委屈一样。他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那么这么做就是正确的吗?还是那句话,校园恋爱,再美好能美好到哪里去呢?本就是学校校规所严厉禁止的,光明正大的背上处分,在年级里在学校里被曝光,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吗?对他来讲,那没什么,初中都无所谓更别提高中了。她不一样。她没他想得那么简单。
规矩和责任就是她的原则和底线。她并不愿意去踏破那一层规矩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这,又算什么私利呢?不顾规矩,那是对规矩的蔑视。在学校里都这样,在社会上岂不是连法律都可以不顾?
不是她非要这么想,而是他的想法和观念与她完全不合。所以,他不理解她,而她也很排斥他有这样的想法。在这方面,他经常与她吵架,就是因为在学校里她非要与他保持安全距离,也有她不陪他,只是一股脑儿的学习。
无缘轨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