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玉荷拉开了神臂弓,射出的箭还被林老将军接住了,皇帝趁着九月初九玉荷七岁生辰将接风宴一块办了。
林老将军一向不喜这些热闹,但为了见玉荷还是进宫了。
抵御匈奴的功劳当传万世,因此先帝特许兵甲不离身。于是众人见林老将军身着甲胄腰佩长剑入宫时,也只能心生敬畏,不敢造次。即便是被抢了地盘的北武侯萧氏族人,见到了也是尊敬地问一句老将军安。
两宴齐开,有人贺林老将军宝刀未老,便有人祝小郡主来日可期。
那可是神臂弓啊,还是晋国时期传下来的,向家几代人都没有能拉满弓的,向策竟也舍得将传家宝拿出来。
昨日羽箭一出,东安侯策马相追,最后箭被林老将军接住,掀起轩然大波。
不少人心思活络起来,早先成王府的小郡主嚷嚷着要习武,原以为同她父王一样是个混不吝的,整天不务正业,没想到竟练出些名堂来。
但毕竟只是个七岁小孩,哪里值得他们这些王公大臣屈尊降纡?最多回去让自家夫人上成王府拜访。
于是一杯杯美酒敬到了林老将军面前,他统统来者不拒,又惹得众人纷纷称赞老将军海涵。
宴席散场,林老将军起身行礼,转身大步流星,丝毫不给皇帝开口挽留的机会。
玉荷追了出来,“老将军留步。”
林老将军停了下来,“来得正好,老夫正想找机会寻你,走,过两招。”
玉荷欣然应允,一老一小出宫直奔演武场。
两人都使长枪,林老将军的枪法如大漠孤烟,虽然寂寥却无孔不入,相比之下玉荷的枪法较为稚嫩,却独具一格,像草原上的狼崽,假以时日必然成为狼王。
林老将军只用右手,却还是三十招之内将玉荷手中的短枪挑落。
“枪乃百兵之王,练好了,天下武器皆不是对手。”
玉荷直接跪了下来,“愿拜君为师,一偿宿愿。”
说罢,一个响头磕在了地上。
林老将军亲自将人扶起,“好孩子,你师不在老夫,但你若想,老夫可传授枪法。”
“愿为君上马前卒,枪指北方荡平匈奴。”
同玉荷告别,林老将军便来了凤和宫。
皇后终于等到人,还未待对方行礼便笑道,“老将军可算是回来了,本宫……”
“东西拿来。”林老将军毫不客气,“别让老夫说第二遍。”
皇后强撑着脸上的笑意,“从之,快将东西取来。没帮老将军照顾好惠悯太子,本宫当真是日夜寝食难安。”
从之双手奉上,“老将军,给。”
林老将军将东西接了过来,小小的玉鉴上刻着赵槿二字,用的是田黄,田黄细腻,稍有磕碰便会留下痕迹,现在这方玉鉴虽然已经清洗过了,却仍旧斑驳,看得出此前辗转各处尘土。
当年大皇子死于中山埋伏,尸首被捅得面目全非,皇帝追封其为惠悯太子,以太子之礼葬入皇陵。
王氏族人一直在暗中探查,从未放弃。
“老将军,是本宫对不住你。只可惜中山凶悍,尚不能为惠悯太子报仇雪恨。但我王氏族人一直在找寻惠悯太子的遗物,只盼着能宽慰老将军之心。”
林老将军什么都没说,径直出了宫。
次日一早玉荷便独自来了林府。
林家人口简单,林老将军一直未娶,如今府上只剩一老仆洒扫庭院。
林家的宅子比成王府小多了,中规中矩的建造,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概是庭院中栽了一棵桃树,偏就只栽了一棵桃树,而这桃树下放着一只看不出岁月的陶罐。
玉荷近前看了看,陶罐里有个四四方方的东西,发硬发灰,瞧不出原本面貌。
不知为何脑海中忽然浮现藏经阁里那册《林氏儿女》上的文字。
乱世魔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