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女如此,真乃我赵之大幸。可惜那孩子生性偏执,五年了,竟还是记着当年的事,不肯回来。”
一直未开口的太后出言了,苍老又不失威严的声音随着殿中冉冉升起的熏香飘进众人的耳里。
不少人真是又惊又怕,五年前,发生的事挺多的,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也不清楚,只知长公主自请远赴边关,助林老将军御匈奴,并且改名为倾华,之前的名字不许再提。
太后亲下懿旨,严令禁止任何人谈论关于长公主以及五年前的一切。今日她自己说出来,也不知所谓哪般?
一个小宫人从殿外小跑着进来,与太后身边第一红人捻绣耳语了一番,捻绣又在太后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我大赵功臣归来,还不快宣!”太后苍老的声音里透着浓浓的喜悦,保养得宜的脸上早已换了一副和蔼的面孔。
大赵功臣?太后又是这幅表情,莫非……
一位年纪轻轻的将军,哦,不,是一位身着月白色铠甲的妙龄少女疾步迈入殿中。
“末将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参见太后。”声音铿锵有力,不卑不亢。
赵倾华风髻露鬓,迈步生风,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飘逸的风情,而那墨色的眼眸微微地转动,溢出自信的光泽。一身月白色铠甲穿在身上,流露出凤主天下的霸气。
向上头的三位一一抱拳行礼后,倾华转过身来。
“参见长公主!”
文武百官,后妃皇子公主,皆是下跪行礼。
太祖皇帝赠此殊荣,见君不跪。因多立奇功,许亲王尊,虽无名号,然而手握实权,堪比摄政王。
“免礼。”
“谢长公主。”
年年宫宴,已有五年长公主不曾出席,如今她突然归来,也没设她的席位。
“若是长姐不弃,不如与我同坐。”羽珍起身,朝倾华盈盈一拜。
“多谢三妹。”倾华笑着向羽珍走去。
还未坐下,一道女声响起。
“臣妾贺喜皇上,长公主在外多年,竟是越发知礼了。我大赵多亏了长公主在外征战,才有了此等安宁盛世。”
为国征战的何止她赵倾华一人?在座多少大臣家中有人为国捐躯?
是存了心的要她不好过,不用看,倾华都知道说话的是谁。
容贵妃,五年前你赢了一局,竟就忘了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倾华抬眼看向帝王身旁的人,五年了,那人依旧雍容华贵,也是,堂堂宋国的掌上明珠嘛。
皇后宋瑜梅自顾自地饮酒,没有半分要开口的意思。
倾华自嘲,这个时候居然还妄图她会为自己说话。本就淡薄的母女情分早在她博取名声顾惜颜面时一点点消逝,甚至因五年前她不分青红皂白不闻不问而彻底烟消云散!
看样子是坐不成了,倾华知道,若是不说几句,恐怕不少人会对自己心生怨怼。
转身,向众人抱拳俯首,倾华朗声道:“我赵国如今能在这乱世称作一雄,多亏了诸位大人筹谋操劳,为吾皇分忧。
倾华不才,在此替我赵国皇室谢过。另外,不少大人家中有父子兄弟与倾华有袍泽之谊,如今乱世,目前我赵国虽未大战,可倾华不知能在这濮阳几时,一一拜访恐是不能,还望诸位大人能替倾华致歉。”
文武百官也不是不明事理的,如何听不出容贵妃话中的挑拨之意?那么几个拎不清的,在听到倾华的话后也生不出怨怼之情了。倾华对他们抱拳施礼,这可是给足了他们面子啊!
没有人会不喜欢被人客气相待,更何况这人还是位高权重的镇国公主。一时心中快意,对倾华越发地恭敬。
“臣惶恐。臣必恪尽职守,为吾皇分忧,为赵国江山长存。”
乱世魔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