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这无疑是一阵振聋发聩的警示之音。近些时日,我总觉周遭一切皆在悄无声息间发生了微妙而隐晦的嬗变。
生活秩序表面上一如既往,按部就班,然而我的内心却疑窦丛生,恰似迷雾氤氲,难以驱散。我们的生活正处于持续的转变之中,可这背后隐匿的真实意蕴,我却始终难以窥破。在这兵燹之祸横行的时期,每个角落皆被浓稠如墨的焦虑与捉摸不定的氛围所严严实实地笼罩。德国在占领的征途中步步紧逼,胜算渐显,法国早已战败,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早已将我们的未来预设。在这一点上,没有哪个民族能比我们法兰西人更为感同身受。我们每个人都在殚精竭虑、竭尽全力地履行自己的工作与职责,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的挑战与变迁。
我犹记得某一日,那是个风和日丽、阳光煦暖的日子。我偶然间听闻一首歌,其声穿透窗户的阻隔,仿若夜晚的微风轻盈地穿过丛林,巧妙地穿越城市的喧嚣,悠悠然飘至我身旁。我当即停下手中的活计,静下心来,凝神聆听这陌生而又别具韵味的旋律。那歌声宛如来自遥远之处的心灵呼唤,令我无法对其存在视而不见,我的心灵在这音乐的轻抚下,不由自主地微微震颤。那曲调仿若缥缈的迷雾,空灵而又神秘,似乎承载着一种箴言与提示。后来我知晓,那是德国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它既是清晰可闻的,却又透着几分难以捉摸的模糊,是一种难以言表、只可意会的暗示。或许这曾是我教导过的犹太学生摩西弹奏过的曲子。或许我的心绪彼时并不明朗,可音乐本身又何错之有呢?所以当歌曲终了之时,我只觉一阵震颤自内心深处缓缓蔓延开来,恰似一阵和煦的微风,虽短暂,却温暖了整个身心。
随后,我开始思索近期发生的林林总总之事,试图从中探寻出蛛丝马迹。我们都在全力以赴地工作、生活,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策,皆在竭力地支持与配合战争的局势,这难道就是我们所做出的妥协与让步吗?
每一天,我都无法忽视那些匆匆忙忙的步伐、紧锁的眉头以及背后弥漫的沉重氛围。内心满是疲惫与焦虑,仿佛我们已被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牵引着,在这条战争的荆棘之路上踽踽独行。我并非有意去格外关注这些,然而身体的状态却给了我最真切的感触。
战争的烽火已然熊熊燃烧,燃遍大地,仿佛铁匠炉中炽热的火焰,在慢慢销蚀着我们的坚韧。刹那间,我恍然领悟了音乐的某种含义,或许那便是那日我所听闻的音乐蕴含的深意之一:它是一曲无声的命令与警示交织的交响乐,隐匿得极深,以至于我一时竟未能听出其中的警示意味。我素来对音乐满怀热忱,可这却是头一遭,因热爱音乐而感到如此痛苦、纠结与矛盾。
或许在之后的日子里会听见战争带来的沉重压迫与无尽痛苦,听见人们的孤立无援与恐惧惊惶,听见那些被压抑在心底、难以言说的呼喊与哭泣。而要意识到需警惕这个无形的敌人,警惕那些正悄然侵蚀我们内心的恐惧与绝望,并非易事,个中艰难,难以尽述。我所能做的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正如我所言,聆听有时亦是一种警告。据传,在贵客莅临之前,军事机构煞费苦心、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大隆重的欢迎仪式。母亲对此忧心忡忡、惶恐不安,因而今日我瞧见她的面容时,只觉她愈发苍白憔悴、孱弱不堪。
如今,率先出现的是两位德国士兵,他们发饰金黄,气质各异。其中一位身材瘦削、行动稍显笨拙,而另一位则体格健硕、双手有如采石工匠般有力。二人仔细打量了房屋,却并未踏入其中。
随后,一名士官到来,那位行动笨拙的士兵陪伴在侧。他们用所谓的法语与祖父交流,但一旁的我却是毫无头绪,一句也未听懂。尽管如此,与我不同,祖父还是指向那些空置的房间,供他们参考。我知晓,我也清楚,因为他们的神情好似就在表明,他们对这些房间感到满意。见此,我不禁暗暗猜想,也许他们很早之前就开始谋划了。即使这还是最初的。
沉默的呼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