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存在一个飘浮灵式的人物现在一定会在一旁吐槽:不是说好不会对人抱有期待的吗,有时候连自己都不信任的家伙现在被人涮了真就蛮奇闻异事呢,真是太丢人了吧,或许这也是食言者的反噬的一种。
对于三桥影羽来说要想概括自己的第一感受用语言来表述总是缺失神韵,独特的迟顿给这一切蒙上了名为奇特的代名词,对于遭遇的一切最先调动起的只有疑惑和好奇。
她最需要的除了解释就是理由了。
后知后觉才从千里迢迢赶来这种情绪给人的感觉也很难正常概括,就像是在幼时在考试或者比赛中绞尽脑汁拼尽全力获得到来之不易的优胜,本以为会获得满堂彩亦或者更加在意者强烈的反应至于什么添头奖励都比不过那声最真诚的赞叹。
一瞬间的失落席卷了整个精神,甚至削减了那个好听名声带来的最后一点激动。
这样做的好处在哪,扫兴这个词形容不来的不可持续的竭泽而渔,细细想来也不需要这么上纲上线,只是语言再一次成真,担忧的又成为现实,看来只要是合理推测的足够多数量客观总能又一两句能够成真,概率学上的问题谁说得准呢。
无所谓。
没有人能在这里成功,因为一切都毫无意义。
自认为的众望所归备受瞩目,但实际情况是所有无关人等都在看笑话似的无差别嫌弃每一个比自己成功的人,为了不能开口的嫉妒假意替另一个因为身体没发挥好的人惋惜,顺便还要阴阳怪气一下这次「捡漏了」的优胜者运气真好,而失利的一方对此并无过多反应,甚至表示“这个第一我也根本不在乎,让给你也无妨,不过本来你这次考的比我好那就这个殊荣就是你的了,恭喜啊。”
真是见鬼了。
瞧嘛,这是有可能发生的吧,可以作为事实存在,我们当然可以认定这过于偏激以偏概全,在那群和你共同参加考试的同学中间肯定有真心夸赞真心为你的成功感到高兴的个例存在,至于那个限制条件也是为了范围可控。我们干嘛非要揪着不好的不放,管他们怎么说。
当然如此啦,你是对的。
————————————————
前几天去新华书店买的那本价值59的书看得我一肚子的气,真的受不了,里面的几个主人公就是那种各怀鬼胎的热心张罗然后用“可怜啊,好可怜,这么孤单”的表述一个根本不在乎那些所谓强加于人身上亲密关系的人身上,就好像同情不值钱一般的挥霍。他们把自己的担忧强加于人身上的同时,自顾自的给人家打上可怜的标签,去释放自己那些无处散发的表现欲,一种无所谓的假热心。亦或者也有想借机甩开大麻烦无用包袱的原因在里面,真的服了。
里面的几个主要人物的观念真的都挺绝的,我是觉得都挺一言难尽。
果然霓虹写的读物虽然阅读门槛低看着不费力但实际内容也不丰富。
(我是大哥大)妹妹大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