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六星街可是上个世纪伊犁河谷的一条著名街道,原是一条专门生产制造巴扬琴的小街道。
巴扬琴则早在19世纪产自俄罗斯,外型类似现代的手风琴,也是按纽式的。但巴扬琴体积比手风琴小些,演奏的旋律更优美,低沉婉转的低音部穿透力比手风琴更强。据说最初是那些俄罗斯广场舞大妈们跳舞的时候,一些没事的老头儿伴奏,嫌这手风琴太重,挂在脖子上碍事,于是有人就对传统的手风琴进行了瘦身改进,一经推出,居然风靡一时。
后来随着古丝绸之路延伸,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一些骆驼客为了克服路上的孤独,于是在旅途带上弹奏一曲巴扬琴,以舒缓旅途疲劳,这样巴扬琴被带到伊犁河谷的小镇。
咱们新疆维吾尔族人打小就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姑娘舞蹈跳得更好。
有个骆驼客王大衍走了趟俄罗斯圣彼得堡,卖了茶叶和瓷器后,带了把巴扬琴和一些俄罗斯商品准备运往江浙一带,他途经伊犁,住进六星街的一个客栈,遇逆旅,货物被西北的黑道老大沙里飞抢走了,身边只留下这台巴扬琴,这苦逼的客商无奈之下沿街弹奏巴扬琴乞讨。居然在伊犁安下了家,后又娶妻生子。
一日王大衍一边弹着巴扬琴,一边来到阿力克桑德拉面包房,悠扬婉转的琴声吸引了面包房老板的女儿阿力克娜扎。这姑娘一听这略带沧桑感的曲子,便打开二楼的窗户,看见一个小伙子弹奏巴扬琴,小伙子脸带忧郁之色,淡淡的忧伤似乎通过这优美的琴声传到阿力克扎娜的耳畔。
阿力克娜扎缓步下楼,来到店门可,她微笑着看着这小伙子,看得王大衍怪不好意思的。“嗨,您弹得这么好,有什么企盼吗?”姑娘深情的望着眼前的这汉族小伙。
王大衍停了巴扬琴,“唉,这沿街乞讨之人有和祈求啊?只不过是想通过弹奏巴扬琴混口饭吃,这不您这面包房的列巴好诱人哦!”
“那还不简单,喏,您先吃了这块列巴。再弹一曲《广陵散》我听听。”
王大衍倒是没有听说过《广陵散》,以为这耳朵听错了,就王大衍所知,这《广陵散》乃晋朝嵇康所写 后因为晋文王杀了嵇康,《广陵散》便失传了。
“哦,您这有《广陵散》吗?是嵇康所作的?”
“是呀,我家祖传的。”
原来《广陵散》当时在洛阳流行时,有为天才音乐青年,在嵇康被杀的当天凭着惊人的记忆记下了这《广陵散》,回家及时写了下来,这青年怕受嵇康牵连便写完曲子后,连夜骑马逃离了洛阳一路向西,七天七夜赶到伊犁,途中非常辛苦住在阿力克娜扎前人开的旅店,有没有钱,便把这绝世之曲作房租交换给了老阿力克。
特别声明:本作品故事为虚构,现实生活中如有雷同,纯属偶然,作者概不负责。原创作品,禁止搬运。文中图片均原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即删。
苹果香的背后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