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克特汗的指挥下,起义军不断袭击围城英军, 使其遭受重大损失。在7月9日的激战中,起义军打得英军骑兵部队从阵前逃走,英军的大炮也哑了,许多英国军官被击毙。
英军总司令伯纳将军,也患霍乱死去,里德将军接替了他的职位。
在以后的激战中,英军的损失更加惨重。里德将军惊惶万分,借病辞职,上山体养,威尔森将军接替了他的职位。
从6月到7月,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英军换了4个总司令,独立的旗帜在德里的高塔上,飘扬了3个月,直至8月底,英军始终不敢攻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对德里起义军越来越不利。 由于英军不断得到增援并拦击到平定了德里周围各路起义军,使德里日益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城内粮食不足。
此外,由于英军采用分化瓦解的手段,用高官厚禄来收买城内一些土邦王公贵族,使得他们背叛了莫卧儿帝国,同敌方勾结,从内部瓦解起义军,并且诱惑起义军中一些不坚定且同样希望得到高官厚禄的人员投降,这样,他们让德里的形势更加不利。到9月初,德里城内保卫者只剩下2万人。
到了9月14日,英军在作好充分准备之后,分兵5路, 向德里发动总攻。
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下,有两路英军从城墙缺口冲进城内,但是在之后,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经过6天6夜的反复争夺,英军死亡5000多人,4名司令官中有2名被击毙, 2人负伤。
19日深夜,起义军在给攻城英军造成重大伤亡后, 在巴克特汗率领下,撤出德里。但是在随后巴克特汗和部下也在英军阻击下先后牺牲。
而到了9月20日这一天,英军完全攻入德里,但面对这种情况,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的几个儿孙决定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抵御敌人,保卫德里这座城市,以及为捍卫莫卧儿帝国而战。
但是,在敌军猛烈攻击下,这些皇子皇孙的抵抗最终失败,其中三名分别作为巴哈杜尔沙二世儿子和孙子的莫卧儿帝国皇室成员还在抵抗中战死,到被敌人砍下了头颅。
而此时已经近八十二岁高龄的巴哈杜尔沙二世,也成为了俘虏。
而攻入德里的英军上尉翰德逊,以极其残忍著称。他在攻入德里后不仅下令对整个德里进行残酷的大屠杀,从而让德里一时间成为死城,而且他本人在那三个皇子皇孙被砍下头颅后,还立刻捧了一掬热腾腾的鲜血喝了下去,喝完后,他还丧心病狂的说:
“如果我不喝他们的血,那我就会发疯。” 不仅如此,他在随后还把这三个皇子皇孙的头颅送给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说: “这是公司送给你的贺礼,久违了。” 然而,此时已经八十二岁高龄的皇帝看见自己年轻的儿子和孙子的头颅,令人惊异地克制住自己,然后把头转过去说道:
“感谢真主!他们作为帖木儿的子孙没有玷辱自己的祖先!"
其实,面对这种情形,这位老皇帝如何不能悲痛欲绝呢?但是,他在这一刻忍住了悲痛,并且保持了作为莫卧儿帝国皇帝的尊严。
而随着这场大规模起义的失败,巴哈杜尔沙二世也被正式被废除了皇位,从而巴哈杜尔沙二世成了莫卧儿帝国最后一个皇帝。并且,莫卧儿帝国皇室成员全部被赶出都城德里,于是,莫卧儿帝国众多的皇室成员散落在南亚次大陆各地。至于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本人,和他那些活下来却和他一样被俘虏的儿孙则是一起被流放到偏远的仰光地区。
莫卧儿帝国风云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