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明显的政策保护下东印度公司很快就超过了在果阿、吉大港和孟买建有基地的葡萄牙人,涉及的业务大幅扩张。公司先后在苏拉特、金奈(1639年)建立了大本营。1634年莫卧尔帝国皇帝将他对英国商人的优待扩展到孟加拉地区(1717年甚至完全敕免了孟加拉地区的关税)。到1647年为止它在印度已经建立了23个工厂(即基地),有90个雇员。其中大的基地有位于孟加拉的威廉堡、在金奈的圣乔治堡。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孟买作为嫁妆被凯瑟琳带给英国。1668年英格兰国王将孟买承包给东印度公司。1687年东印度公司将总部从苏拉特搬到孟买。1690年,东印度公司开发加尔各答。
法国东印度公司则是成立于1664年,目的是为了与英国与荷兰争夺在印度殖民地的利益。
该公司由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筹建,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四许可,旨在促进在东半球的贸易。它由三个早先成立的公司整合而成的。
荷兰人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则是由位于阿姆斯特丹、米德尔堡、恩克赫伊森、代尔夫特、荷恩、鹿特丹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60位代表组成(阿姆斯特丹20人、泽兰12人、其余分部各7人)董事的职位从一开始就属于终身制,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常务董事17人,被称为十七绅士(Heren XVII),由十七绅士召开的常董会议,每年举行两到三次,分别是阿姆斯特丹8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最后一名代表则从阿姆斯特丹之外的五个分部中轮流选出代表担任,避免阿姆斯特丹代表在会议中占了半数的比例。
而随着莫卧儿帝国卷入德干战争的旋
涡,英属、荷属和法属东印度公司逐渐具有了利用不断增强的实力地位挑战莫卧儿皇帝的权威,和同帝国政权讨价还价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欧洲人的信心既来自从合意的莫卧儿官吏中精心培育的支持者,也来自同莫卧儿人打交道过程中信息和经验的增加。但还远不止于此。各东印度公司一直关注着它们的海上优势。印度各种类型的船舶都易于遭到装备良好的荷兰、英国或法国商船的劫持。在极端情况下,各东印度公司能够对任何一处莫卧儿港口进行海上封锁。或者,他们可以劫持海上的印度船只,作为对在次大陆遭受虐待的报复。
在沿海一带,在强大的本地国家权力出现真空的任何地方,欧洲贸易公司都会建立像葡属果阿那样独立的城市国家。早在17世纪20年代,苏拉特的英国代理商已经要求把孟买岛及其天然良港--当时基本上尚未启用--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过来,用来修建一座安全的运营基地。最后,在经过漫长的谈判后,英属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根据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和葡萄牙公主阿拉冈凯瑟琳之间的婚约把孟买作为赠礼接收了过来。在接下来30年的时间里,连续几任孟买总督都鼓励贸易和定居,并在岛上修建防御设施。
1689-16 90年,孟买的独立受到了严峻考验。由于孟买总督约翰·柴尔德的误判,英国东印度公司卷入了同莫卧儿人的一场短暂战争。柴尔德是想要在印度采取更加进取的英国政策的首要代言人。面对非法的英国私商在印度从事经营带来的困扰,柴尔德力图迫使苏拉特的帝国当局禁止他们的贸易。由此,东印度公司的舰船抓获和扣留了驶往苏拉特的80 条印度商船。奥朗则布对此深感恼火,停止了英国人的一切贸易,并命令他的各地官员拘禁所有英国贸易使团。在孟加拉的胡格利,英国代理商顺河而下,逃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在后来)变成了加尔各答镇。在孟买,莫卧儿人下令已经臣服于莫卧儿皇帝的阿比西尼亚240 人海军大臣“辛吉”进攻孟买。这位辛吉的部队成功地攻占了该岛的大部分地区,但却未能占领这座城市及其堡垒。最后,疯狂的谈判和英国人同意赔偿才结束了这场纠葛。
莫卧儿帝国风云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