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在奥朗则布获胜后,试图和莫卧儿帝国缓和关系,因而,在奥朗则布取胜后,他要求哈里·拉伊送他的长子拉姆·拉伊到莫卧儿宫廷做人质。奥朗则布旨在利用这个历史悠久的策略,让那位年轻的锡克后嗣接受莫卧儿朝廷的价值观和典章制度的熏陶。
奥朗则布还计划控制锡克人的嗣位传承,就像他对许多别的柴明达尔所做的那样。而锡克人此时不少派别也支持拉姆·拉伊,倾向于让他成为锡克教徒领袖继承人。
不过,年迈体衰的哈里·拉伊拒绝了他的长子的继位要求,转而任命小儿子哈里·克里山为他的继承人。皇帝于是把这位古鲁及其年轻的继承人召集到德里。
就在德里,1664年,哈里·拉伊寿终正寝。奥朗则布还没来得及就继承问题做出决定,锡克人的一个派别就已经选举哈里·拉伊的叔父,还是作为古鲁哈格宾德最小的儿子-泰戈·巴哈杜尔为他们的新古鲁。
就这样,泰戈·巴哈杜尔被普遍承认为新的锡克首领。在接下去的10年里,他热忱地从事组织和宣教工作,足迹遍布旁遮普各地,甚至到达过孟加拉和阿萨姆这样远在东方的北印度地区。正是在这个时期,数量可观的查特人--印度河一恒河平原上人数最多的耕作种姓集团--开始大批皈依锡克教。泰戈·巴哈杜尔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大众欢迎,而他的布道也得到了极其热烈的响应。
到了17世纪70年代早期,由于锡克教徒进一步发展壮大,引起了奥朗则布的不安,而奥朗则布的宗教信仰认为锡克教是异教徒,而且是对莫卧儿帝国的国教-伊斯兰教造成威胁。于是他致力于打压锡克教以及致力于让锡克教徒信奉伊斯兰教。而奥朗则布之前又规定非伊斯兰教信仰者要缴纳人头税。而奥朗则布这些举措自然遭到巴哈杜尔和他追随者的抵制。于是,巴哈杜尔继续传播锡克教从而壮大锡克教的力量。并且拒绝给奥朗则布缴纳人头税。
就这样,锡克人开始同莫卧儿帝国发生更加激烈的冲突。
而且,在此期间,一些作为伊斯兰教徒的穆斯林也受这位锡克教徒领袖的传教而被锡克教吸引,从而他们也皈依了锡克教,而当消息传到了奥朗则布那里后自然让他勃然大怒。
于是,他下令逮捕泰戈·巴哈杜尔。在阿格拉,这位古鲁和5名同伴被抓捕归案,然后押解至德里。
在那里,奥朗则布下令判处巴哈杜尔死刑,并且在1675年11月执行了处决。
这是锡克教领袖的第二次殉教,而在巴哈杜尔殉教发生后,锡克人开始拥立那位遇害领袖的幼子戈宾德·辛格为锡克教徒新的领袖。
而奥朗则布就这样一举收获了成千上万名锡克教徒的切齿痛恨!
这样,锡克教徒开始了正式对莫卧儿帝国宣战,由此也再次开始了莫卧儿帝国与锡克教徒的长期战争。
莫卧儿帝国风云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