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考两门,最为吃重。考场里人越来越少,想必是有人半途知难而退了。
上午考“文艺理论”,是按照指定的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出的题目,参考马列论文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等。
到了下午,考“现代文学”。姚玉玲将题纸从信封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展开,浏览了全题,正是细细准备过的内容。
天已近黄昏,考场上渐渐暗了下来。下午场的考试,人本来就少,这时更是仅余姚玉玲一人在那里哗啦啦写字。监考者非常人性化,前来安慰她,叫她莫慌。卷纸她已经要了一张又一张,写到第8页了,好像还能写下去。等她将概念题做完,检查了一遍交上,浑身上下都没了力气,劲儿好像全部被抽光了,瘫在椅子上半天动弹不得。别人可能还不至于如此,可姚玉玲为了这次考试,确乎已经用尽了全部的气力了。
——————时间分割线——————
初试完毕回到大院,大家都来问:
众人:“考得怎样?”
姚玉玲回答得特别小心,总是说
姚玉玲:“不怎么样”
或者
姚玉玲:“我也不知道”
中国人从小知道“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时间分割线——————
姚玉玲又回到了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的日子,毕竟去北京之前,她还需要这份工作安身立命。
到6月23日,姚玉玲收到北大招办发来的《复试通知书》和一份《复试注意事项》,复试时间是7月13日。
初试的考生是600多位,而进入复试的仅12人。姚玉玲排第一!!!被《人民日报》报道是全国文科研究生的“状元”,也难怪,毕竟许多学生只找到文学史的残本或半本看了,就上了考场。
复试的形式,是“口试笔试结合”,给了20天的准备时间,姚玉玲不及深想,急急忙忙再次投入复习的忙乱中去。
姚玉玲完全放下了工作,铁路局也同意她专事复习。姚玉玲干脆天天泡在图书馆里,读历年来的《文学评论》,查两位导师的论文及最新的学术动向。
7月11日姚玉玲乘夜车于次日抵达北京,12日中午进燕园,在未名湖北岸燕京大学的老房子入住。
7月13日在新图书馆某阅览室进行复试的笔试,各学科的考生混杂坐在一起。抽取题纸后,见现代文学的题型与记忆中大差不差,姚玉玲长舒了一口气。
——————时间分割线——————
笔试完,姚玉玲打算逛逛校园放松放松,口试还在15日,有充足的时间。
姚玉玲拿着一本文艺理论的相关书籍,走走停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咯吱”一声响彻耳膜,难听得头皮发麻,一辆自行车突然停在身后,姚玉玲被吓了一大跳,手里的书都飞了。
肖春生:“对不起,对不起”
二八大杠上的小伙子利落地停好车过来帮她捡书。
姚玉玲意识到是自己看书入迷走到了他车前,而且他态度很好,也没了脾气
姚玉玲:“没事没事,也有我的问题”
说着,抬头看清了那人的面容
肖春生?!难道换了地图还换剧了?
综影视之白日梦想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