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老人家,请恕本府冒昧,这郑贤果真是你的儿子?
郑闻:回包大人的话,郑贤是草民的老来子,所以年岁才差的多了一些
包拯:原来如此
郑闻望着满面威严的包拯,嘴巴却好似被粘了住,犹豫了许久,方才开口说道
郑闻:包大人,我——
包拯挥手打断了他,说道
包拯:老人家,本府知道你想求些什么,只是你所求之事有违国法,本府恐怕不能答应你
郑闻听后满眼失望,他质问包拯道
郑闻:包大人,草民一向积德行善,不仅时常在城内布粥施斋,每遇洪涝干旱,还会向县衙捐赠许多钱财,这些都不足以让我儿免于死罪吗?
原本还算和善的包公听后顿时一脸严肃,正色道
包拯:郑闻,若世间有钱之人皆像你一样,仗着行了些善事,捐了些钱财,子孙后代就可以肆意妄为,草菅人命,那这世间公道何在?我大宋还要这国法有何用?
一番激荡之言臊得郑闻是满脸通红、羞愧难当,过了许久,方才摇头叹道
郑闻:草民早就料到会有如此结局,刚才说出那一番话,也不过是想为我那不孝子再搏一搏生机罢了
此时的郑闻垂头丧脸,满面悲凉,让人甚是同情,包拯的语气也不似之前那般严肃,他对着郑闻轻言相劝道
包拯:老人家,本府知道你救子心切,只是国法当前,本府不得不秉公处理,还望你多加体谅
郑闻:包大人言重了,郑贤素日里嚣张跋扈,胡作非为,草民好劝歹劝都不管用,如今落到如此地步,也算是他咎由自取
包拯见郑闻如此通透明理,虽富有却不骄纵,心中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遂保证道
包拯:老人家请放心,本府一定会依法审理此案,绝不会有偏有倚
郑闻:包大人是举世闻名的清官,草民不相信您,还能相信谁呢?
郑闻又觉无脸再待下去,便告辞道
郑闻:天色已晚,包大人早些歇息吧,草民就不打扰了
郑闻说罢便转身离去,只是脚步却有些蹒跚,后背也有些佝偻,完全不似方才进来时的精神抖擞,若琳看着眼前这一幕,感慨道
蓝若琳(银晓静):这郑闻的为人真是不错,这么好的人怎么就没有把自己的儿子教育好呢
包拯:常言道,【纵子如杀子】一味的纵容宠溺只会让孩子错而不自知,待到铸成大错,却是已悔之不及
公孙策很是认同包拯的话,又见夜色已深,便说道
公孙策:大人早些歇息吧,明日怕是要多费好些口舌呢
包拯:你们也回去歇息吧,折腾了大半宿了,定是非常乏累
几人便各回各房,与周公约会去了,次日,直到天大亮,众人才慵懒地起床,包拯带着公孙策、展昭、若琳,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卫们抬着三口铡刀,浩浩荡荡地前往县衙,沿途的百姓一见铡刀,便知今日有犯人要受死刑,急忙奔走相告,前往县衙看热闹,县令孙科耳目众多,包拯等人刚从驿馆出来没多久,他就得到了消息,一早便带着众衙役在门口恭候,包拯一下轿,孙科就忙上前行礼道
孙科:下官参见包大人
包拯:你倒是消息灵通
孙科只是嘿嘿傻笑,尔后侧身让包拯先行
孙科:包大人请
包拯哼了一声,昂首阔步地往里走去,只见包公径直走向“正大光明”匾额下的公案,坐定后,拍了一下惊堂木,说道
包拯:升堂
衙役:威——武——
包拯:带郑贤
只见郑贤背着手,迈着四方步,晃晃悠悠地走到公堂中央,跪喊道
郑贤:草民郑贤,叩见包大人
包拯见郑贤如此吊儿郎当,纨绔不堪,顿时怒从心中起,手拍惊堂木,大声喝道
包拯:郑贤,你可知罪?
郑贤面露无辜,反问道
郑贤:包大人,草民一向安分守己,何罪之有?
龙游天下之包青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