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长公主的生辰方才过去,那庆贺的氛围还未完全散去,豫王便着手挑选起和亲的对象来。这和亲一事,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始终悬在心头,难以放下。
这一日,豫王命人将长公主带到殿中。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豫王略显沉重的脸庞。长公主迈着优雅的步伐走进来,她心中虽有疑惑,但面上依旧从容。
豫王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儿,心中五味杂陈,缓缓开口道:“昭儿啊,你如今也到了该为国分忧的时候了。父王为你挑选了几位和亲对象,你看……”他的话有些犹豫,毕竟这是女儿的终身大事,虽是和亲,可也不愿女儿太过委屈。
长公主微微垂眸,轻声道:“父王,孩儿明白这是为了国家大义。只是这和亲之人,孩儿可否知晓一二呢?”
豫王点了点头,说道:“那位吐谷浑的王子,英勇善战,且为人谦逊;还有南诏的世子,博学多才,待人温和。”
长公主听后,沉默片刻,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父王,无论哪一位,孩儿都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宁而去。只是希望父王能确保他们对我大周怀有善意,不会让两国再起纷争。”
豫王见女儿如此懂事,既欣慰又心痛,紧紧握住了她的手:“昭儿,父王定会竭尽全力保证顺利和亲,让你此去能够平安喜乐。”
豫王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选择最能帮助自己国家的可汗成为女儿秦昭长公主的和亲对象。他将此事与皇后和长公主说了。豫王看着长公主,眼中满是关切:“昭儿,父王已经决定了,这位可汗是最适合与我们结盟之人,你可愿意为了国家和亲?”长公主微微欠身,语气坚定又带着几分温柔:“父王,儿臣自当以国事为重,欣然接受。”不久,豫王就将这位可汗召进宫中,与秦昭长公主见面商讨和亲要务。只见那可汗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宫殿,虽已年届四十,长相虽不是十分英俊,但双眸透着坚毅,浑身散发着几分英姿飒爽之感。可汗行礼后,目光看向长公主,恭敬地说道:“听闻长公主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秦昭长公主轻轻点头,大殿之上,烛光摇曳。可汗正与豫王闲谈,不经意间提及自己至今尚未婚配之事。一旁的秦昭长公主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她轻声问道:“不知可汗为何至今未娶?”可汗听到此言,神色略显尴尬,随即正色道:“公主莫怪,在下一直忙于部族事务,未曾遇到合适之人。如今能与公主结为连理,乃是三生有幸。”一旁的豫王见状,也出言道:“可汗多年来为部族操劳,也是难得。昭儿啊,可汗定会好好待你的。”长公主听了豫王的话,心中虽仍有顾虑,但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祈求这是一场能够带来和平与幸福的和亲。
商议完和亲大事后,豫王即刻命人着手为秦昭长公主筹备嫁妆。虽此番和亲不过是为了稳固朝堂局势,但作为嫡出的长公主,皇家体面不可有失。于是,一应婚服、首饰、仪仗等物皆需精心准备,在大婚前赶制妥当。
盈贵妃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立刻绽放出幸灾乐祸的笑容。她匆匆走进闺房,女儿秦楚怡正慵懒地靠在绣墩上。
"母亲,您怎么这般高兴?"秦楚怡见母亲满脸喜色,明知故问。
"傻丫头,你还不知道吗?长公主终于要被赶出宫了!"盈贵妃兴奋地搓着手,"听说她要远嫁那个四十多岁的草原可汗,真是天助我也!"
秦楚怡掩嘴轻笑:"那可汗据说长得十分粗犷,满脸胡须,骑马打猎为生。长公主从小养尊处优,到了那边怕是连马都坐不稳呢。"
"哈哈,这正是我最想看到的!"盈贵妃得意地拍手,"她在宫里风光了这么多年,如今总算轮到她受苦了。你说,她会不会哭着求饶啊?"
母女俩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幸灾乐祸。秦楚怡歪着头说:"母亲,要不要我们去'送送'她?就当是最后的告别了。"
"好主意!"盈贵妃阴险地笑着,"让她记住,这就是得罪我们的下场。"
书亦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